武义延福寺大殿的梁架大木作

标签:
365延福寺大木作梁架 |
分类: 游记 |
延福寺大殿前有长生池,殿内柱非标准圆柱体,亦非锥体,而是中间粗两头西的纺锤体,也叫梭柱。
"大殿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件半拱建筑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柱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鹰嘴,为国内现存古建筑较早的实例。平梁与金柱之间加弓形月梁,起搭牵作用,此法开江南弓形梁之先声"
1933年6月16日,原宣平县华塘村陈育仁向省教育厅写信反映:宣平县陶村有座“千年古刹”,应予以保护。浙江省教育厅了解该信反映的情况后,下了第1152号训令,指出:“宣平县陈育仁去函反映陶村延福寺为千年古筑,如果实系古代建筑,自应予设法查明保护。”同年12月25日,宣平县政府发训令“查明保护”。
第二年,省政府要维修六和塔,邀请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前来出谋划策。当时,梁思成正在全国寻找唐、宋时期的古建筑,听闻延福寺的消息后,当即决定赶往宣平,专程考察陶村延福寺。
1934年10月林徽因梁思成考察了延福寺,向世人揭开了江南最早元代古建的神秘面纱。这一年林美女30岁,俩孩子妈,刚写过《你是人间四月天》。
能在这精美梁架间留影的也只有美女才配,林徽因是先辈,二丫后继。
“浙江宣平延福寺大殿(1324~1328年)〔元泰定年间〕,是长江下游和江南地区少见的一处元代建筑实例。它那彻上露明造的梁架结构是复杂的大木作精品之一。它虽具有元代特征,但其柔和轻巧却与北方那些较为厚重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照。”——梁思成
前一篇:武义延福寺大殿的斗栱
后一篇:浙中浙南的清明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