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陶村的延福禅寺和延福寺

标签:
365武义延福禅寺延福寺 |
分类: 游记 |
武义的古迹众多,有乡村野寺古民居更有早期罕见大木构,延福寺正是元代木构建筑的代表,江南三大元构之一。
从松阳回来的路上特意去寻访正宗的宣平馄饨——柳城正正馄饨,再回头去找延福寺。之所以叫找就是带队的傅老师曾经来过,据说目力所及的建筑没有看得上眼的!高度疑似并非找到传说中的元构。
没来过就是没来过,一个古寺找起来怎么会难,桃溪镇陶村一晃就到。
有名有姓不用问,白纸黑字在上头——延福禅寺!
车子开到山门前的台阶下,信步走入山门,再拾级而上见到大雄宝殿……
层层麻麻地殿堂,没见着舒朗敞亮之物。
都正殿了,居然真就没见着元构!
赶紧打听,果然是进错了,应了那句老话:提了猪头找不着庙门!
这里是延福新寺,宗教活动场所,我要去的是老寺,还往里。
延福寺大门,网上照片。
车子在往前开就见了一出幽深院落,正门紧锁,院墙一隅开口可以进出,一眼望去一院子工地,正中的大殿被脚手架包围,不用说就是元代大木构延福寺大殿了。
现存大殿面阔五间,平面正方,原构单檐歇山顶,图中所见的重檐是明代时增添的下檐而成,四周环廊也是将原构体量增加一圈而导致,远处看也还般配,比较搭,但远古的意象差很多。
内外都是脚手架,只露出正中天花彩绘。
壁画和柱础也都遮挡起来了,正中的佛坛面饰砖雕,有说是元代原物,有说是明代后修,窃以为是原物。
坛阶平面呈凹形,主尊和胁侍菩萨的定式,雕塑全部毁于文革。
重檐的架构在南方明清时期非常流行,也符合当地的审美,缺乏古朴洗练的大开大合。
大殿后面的观音阁。
元代的狮子进笼啦!
斗拱架构一望不见。
院子里很安静,只见了两只野猫。
延福寺大殿是国4,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年),为江南三大元构中最早的一座。另外两座是金华天宁寺(元祐五年),上海真如寺(元祐七年)。
延福寺大殿闻名中外,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披露,陈从周等众多学者都曾亲身探访并著书立说,梁语:”斗拱全部形制特殊,多不合历来传统方式,实为罕见之孤例“
前一篇:瓶家私房菜——扁尖烧肉
后一篇:武义延福寺大殿的斗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