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2014-07-15 10:34:39)
标签:

365

干馍

沁县

卤肉

分类: 美食

沁县有三件宝:干馍拨面软米糕。干馍在沁县满大街都是卖的,足见亲闲人喜爱的程度,曾经在武乡也见过打干馍的,这次到沁县才发觉干馍原来是这里的专利。

每一个干馍摊旁边一般都有个卤肉摊,卤肉干馍是沁县最响亮的特色小吃。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寻问得知八一站的卤肉最好吃,驱车前往,才12点多人家都收摊了。

摆摊的两口子很热情,说是下午4点再来吧,上午卖一阵,下午买一阵 ,卖完了就收摊。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询问老板得知他家的肉公认是最软的。

软,就是烂,猪头肉不炖的酥烂不进味儿。而且软烂是有代价的,就是失分量,商人宁可少挣钱也要做得可口!这也就难怪口碑这么好了。

据说他家天天排队……。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老板说废品公司有家也不错,但估计也收摊了。只能去火车站啦,站前十字口第一家也可以。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卤肉20一斤,猪肉没上色,问俩人能吃多少,他说4个干馍怎么也得夹1斤肉。

切了点耳朵和猪头肉,尽往耳根子、猪后脖下刀,跟他说了,勉强换了块肉……。唉,差距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边上有个干馍摊,现做现吃。

做法有记载:……搓成园柱形长条,揪成面剂,摁成圆饼, 再揪一小面球蘸上椒盐油汁包入饼内,用走槌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在鏊上烙至定形后,放入炉档内烘烤成中间鼓型、呈黄白色时取出,即可食用。乘热用刀在边处开二分之一的口,装入猪头肉或五香牛肉,味道更佳。干馍清白微黄,外脆里香,热吃脆香,冷吃干香,存放三至五个月香味不变。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烤熟的干馍两面焦脆,起鼓,中空,适合装肉。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干馍一元一个,比一般的烧饼大。

切好的卤肉拌上小葱~,香!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皮薄馅大馍脆,哈哈。

 

 

 

沁县名吃卤肉干馍

最外这个摊就是买的这家卤肉,味道也不能说不好,肉不太软是肯定的。但性价比非常好,一个干馍夹2两半肉,6元,比一般的陕西肉夹馍量大得多。

 

网上背景资料:

       民间相传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要将李渊全家斩尽杀绝。追至沁县时,李渊率领儿子和随从人员同杨林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清康熙35年,一品宰相刑部尚书吴王典的母亲进京看望他时,亲自做了很多干馍。吴阁老见母亲带的家乡特产,如获至宝 ,亲自送“干馍”到后宫让皇后、嫔妃们品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财公财母
后一篇:便宜的水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