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龟兹壁画的菱格构图起源于葱岭山势

标签:
365杂谈菱格龟兹壁画克孜 |
分类: 感悟 |
博山炉说、须弥山说、佛塔说、织锦说、四方连续纹样说都试图从理论上找到古代画师构图的初衷,复杂了!实际上这种方法都是研究者的臆断,猜度古人之意和附会是专家们擅长的钻研之策。
克孜尔超过半数的洞窟都有菱格画。
菱格画基本上都在洞窟的上部、券顶部,以佛像和佛传故事为主。菱格的参差排列正好适合繁复罗列和叙事铺陈,既有大场景展开的背景,又有连环画般前后衔接。
九十年代末第一次去克孜尔,满脑子都是菱格画,紧接着上帕米尔,扑面而来的群峰一眼看上去有些眼熟,那乌嚷嚷挤在一起的山岩似乎是非常规律的排列出次序,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用不了一秒钟就反应出菱格画的原型正源于此。
当年身上带的是胶片机,胶卷太金贵,又没地儿给报销,加上坐的是公交车谁给你拍摄方便?去年的环疆旅行是自驾,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好为20年前的论点佐证。
喀什到帕米尔的路上,有冲积,有水蚀的山岩形成有条不紊的几何形。
山上的几何形痕迹原来是岩石解理,以后是动物踩踏形成的。
这张非常清晰的菱形重叠状!
注意,画师们只须将这种原型规范化即可。
山里面一定住着神仙。
也有研究者把菱格画理解为由山峰变化而来。正常人类的视角是看不到栉次鳞比的峰尖排列的,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有类似的成群突兀几百平方公里的景象,相信3世纪的画师没这视野。
显然附近帕米尔高原的山势、岩形被画师们信手拈来了。
这是塔什库尔干。
水蚀的山岩。
红旗拉普口岸边的山势,山顶终年积雪。
中巴公路。
这类岩形在帕米尔可以说随处可见,立体的、被遮蔽部分的菱形堆积,如果将视觉上的三位铺陈成二维,不就是龟兹壁画中的菱格么?
菱格这一形式表现的山,无论其中是花、树、佛。
菱格出现在顶部、券部多是装饰性,类似于背景。崇山峻岭是最原始的自然元素,陪衬到宗教主体中既合适、又自然。关键是法度庄重的感觉不适合用山水画来衬托,也花不起那工夫,不能喧宾夺主。
菱格,这一符号化的程式既突出了主体,又烘托出气氛,是古代西域画匠匠心独运的发明,实际上就取自葱岭帕米尔的群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