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村落——阳城洪上范家十三院

标签:
洪上村小四合院棋盘 |
分类: 游记 |
范家十三院位于晋城市阳城县白桑乡洪上村,从南安阳村出来一直向南不远就是。
洪上村的范氏以农耕起家,后经商发家,于清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在此大兴土木。先后经过四代历时63年才建成。因为有大小院落十三处,故名“范家十三院”。
范家十三院的正门,开在整座院落的东南角。
房山即为院墙。
记载说这拱门的上方镶有青石匾,匾上刻有“式豪闾”三个字,意思是“样式好看的里门”。
我放大图片仔细观瞧,分明是“东方红”三个大字。
进门口就是门房院。
右侧的院落是小书房院,前方右手是棋盘院。
左边是老书房院。
大门门匾上是“在谦让间”。这里是私塾先生教本家孩子和邻近孩子学习的地方。这个院建于嘉庆23年(公元1818年)。
小书房院门楼,上书“居安资深”。过去是私塾先生和家眷的居所。
棋盘院门口的“泰山石敢当”。
棋盘院门楼,上书“瑞承南极”四个字。
这个院是最早修建的,建于乾隆47年(公元1782年),距今230年。
棋盘院分内外两院,以二门为界,前院改拆加盖的比较厉害。
从天空俯瞰这个院落就像是象棋的棋盘,故名“棋盘院”。
后院相对完整,仍让被居住使用。
二门是个仪门,平时起到屏风作用,逢有重大仪式时可将此屏拆去,以便进出。
规整的小四合院。
随意遗弃的精美石雕。
老新院。
过街楼相连老新院和工底院。
精美的石雕转角。抬物、过车时避免剐蹭。
工底院建于道光25年(公元1845年),内外两院,是最后修建的院,工程结底了,故叫“工底院”。
工底院是整个十三院中最考究的院。是典型的四大八小四合院,正房两侧的两小是插花楼,叫“双插花”,好像是官帽的帽翅,这种建筑风格意在表现主人和后人出人头地,加官进爵。
这个院内的木雕非常精彩,院内的住户见我们外来人都很友好。
老新院建于乾隆59年(公元1782年),分为内外两院,相对于棋盘院来说,他是新修的一院,所以叫“新院”。
因无人居住,坍塌逾半。
细节地方的营造显示出古代工匠的水平。
现在的建筑,结构都是马马虎虎,全在装修上,面子活儿。
仪门。
多籽的石榴。
旁门“宽厚和平”。
目前这里是市级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来去匆匆,也没顾上数数到底有没有十三个院子。
范家最后没能延续发达,到清同治年间,因失火,生意受到重创。其后人范保善吸毒、赌博,最终入不敷出家道衰落,仅留下十三座古院落,显现着清代民居建筑的精湛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