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名小吃——烧麦

标签:
呼市烧麦 |
分类: 美食 |
北京的都一处、明华的烧麦从小就吃,一直以为烧麦就是北京的特产,其实不然,塞外青城——呼和浩特的烧麦有800年历史,味道和价格真正的首屈一指。
在呼市两天,小有体验。
烧麦又称烧卖、稍麦、稍梅、烧梅、肖米等等,起源众说不一,流传广的说法是:茶馆里的佐餐茶点,“捎带着卖”而曰烧卖。现在山西的雁北和内蒙呼市一带,烧麦还是大众早餐的主打品种,只是价格上差异较大,像北京这种地方“烧麦”快成了奢侈品啦!跟狗不理似地……。
烧麦人称是“玻璃饺子”,半透明,皮薄如蝉翼,柔韧而不破,主要是烫面工艺特殊,和北京的厚皮子小馅、口上还堆着干面粉的烧麦是两会子事儿。
呼市的烧麦都是羊肉馅!一丁点膻味木有。
北京的烧麦有各种各样馅,主要是卖样子。南方的烧麦里包的是糯米和青菜,晕点~
羊肉做馅主要的工夫是往里打水,否则馅料的口感不好,蒸熟后的汤汁也是一绝。塞外生产羊肉 ,也是寒冷气候所致,几百年成为了习惯。
呼市的老字号“麦香村”,很气派的装修,很打鼓地进去,碍于呼市朋友的盛情。
一个拌莜面,一个和林炖羊肉,大好!不愧为名店,不虚此行。再上两笼烧麦,一笼20元,疑似呼市最贵的烧麦了,味道上对得起呼市烧麦名店的称号和价格。
在住处附近见了一个烧麦馆,全天营业,所以临上火车前有去吃烧麦。这回不是蒸的,是油煎的!从没吃过。
呼市的烧麦一般一笼就是一两,8个,基本上够一个人的饭量,据说再能吃的也没吃过三笼的。煎烧麦也是8个一两,疑似有点像煎饺。一两的概念是计划经济是的残留,一两干面粉是也。能和里多少水?包里多少馅儿?一斤烧卖按正规的标准是四斤四两重……。
现在人们卖面食,连皮带馅、带油带水一股脑扔上称……。在呼市如果按照正常的习惯要上半斤烧麦,吓不死也得撑死~。
口味相当的好!猜猜多少钱~
5元!
再没这么好的性价比了~。决定自此以后非呼市的烧麦不吃!
留个影吧,在鄂尔多斯大街,大玉石巷的南口。
网上能查到呼市烧卖的名店,比如老绥远、鸿烨楼等,有机会都得品尝咯,但据说呼市的烧麦口味都不差,我深信这一点。北方回族的名点,味美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主要理由。
真正的地方小吃是与当地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在呼市就是莜面、羊杂碎和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