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青龙寺

标签:
稷山青龙寺中殿壁画 |
分类: 游记 |
稷山的青龙寺不是一般的名头,全因那190平方米的元代壁画,有跟永乐宫、广胜寺相提并论,早已向往。
从侯马西站坐中巴10元到稷山,再打车20元到青龙寺,这个走法不科学。青龙寺就在公路边,从稷山到河津的省道公路!应该在侯马坐到河津的车,青龙寺路口下车即可,又节约时间又省钱,也怪我功课没有做到位,这个失误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行程,不得不在回侯马的路上仅仅利用40分钟逛新绛~,细节决定成败!
也可以在拐入稷山县城的路边下车,顺手拦一辆去河津方向的过路车,给一两块钱最多了。
天阴的厉害,眼看就下雨,咱来的可是青龙寺……。
高台之上就是山门,始建年代为唐龙朔二年(662),现存建筑系元、明遗物,占地约6000余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大小殿宇8座。
山门就是天王殿,面三间,明代重建。
中殿一角和垛殿,元代。
前后的两进院落被中殿分开,中殿重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可能是为了保护方便吧,中殿的门开在后面,和大殿的门相对,也是便于参观。
全寺空无一人,找到管理员小姑娘先收了门票,再给我开殿门,殿里没灯,黑乎乎一片,她让我一个人慢慢看,呵呵,正好。
中殿四壁的“水陆画”,是青龙寺壁画中的精华所在。
全部构图共有人物300多,分画在130平方米的墙面上。北壁上绘画内容是十八罗汉,下为十殿阎君、六道轮回等,另有阴曹地府行刑场面,是明代的。西壁上三世佛、礼佛图、道教万神图,还有东墙、南墙画都是元代建殿之初时绘的,画面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流畅,色彩柔和协调,人物繁而不乱,人体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形象生动,衣饰飘然,栩栩如生。它继承了我国唐宋以来的绘画表现技巧,被视为元代绘画之杰作。
拍壁画总是有心理障碍,一是人家不欢迎,再就是闪光对壁画有损伤。能不能留个影呢?卡片机搭在栏杆柱头,手动半秒,稍微缓解了心中的负担,勿以恶小而为之,唉,教条个啥呢~。
最后是大殿,单檐悬山式,至正十一年(1351)重修,殿内东壁绘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巨大壁画,画像高达2米以上,西壁中间绘弥勒像,左右为二大菩萨和众弟子,下方西侧为国王和王妃剃度图,有宫人围侍。大殿壁画据南壁窗槛画工题记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补绘或重装。
后院的大殿、垛殿和西厢。
旁边院内精美的石雕屏风,正面是鱼跃成龙~
背面是楼台山水~
看不清题刻年份的塔
他身上的佛造像
塔龛里的佛、菩萨~
菩萨的身姿优美,虽仅有数寸,但风韵楚楚。
出寺后,天上已经淅淅沥沥地落雨了,咫尺之遥的金代墓葬群舍掉了,拦回城的过路出租车只要4元,因为还惦记着城里的稷王庙、大佛寺,还有回程计划中路过的新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