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说——魁星点斗

标签:
钟馗文昌魁星点斗北斗七星五魁首 |
分类: 随笔 |
周日收获甚微,就买了个小笔筒,虽有冲,画片不受影响,题材喜欢——魁星点斗!内涵老多了。
魁星,魁斗星君,五文昌之一。
五文昌即:文昌帝君、魁斗星君、朱衣神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合称文曲星。
魁星主司功名,考核士流、督查文品、匡扶文运,被尊称为文运之神,为历代百姓供奉,是民间最普遍的道教神祗之一。
清同治粉彩魁星点斗纹笔筒,30。
魁星,原作奎星,“奎主文昌”。奎、魁二星均位列二十八星宿,各有所主。
古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第一名称经魁,又称魁首,同时取得诗、书、礼、易、春秋各经第一名的人被称为五经魁首,又称五魁首。就是划拳行令“五魁首”之典故。状元也被称为“魁首”,后来逐渐魁星就代替了奎星。
图中画面的魁星单脚立于祥云之中,单脚站立谓之“独站”,“独占”是也;单脚站立的魁星,就是“独占魁首”!喻示科举头名、状元独中。
还有些同样题材的祥瑞图案中的魁星单脚立于鳌鱼之首,谓之“独占鳌头”,也是这意思。
魁星一手执笔,一手捧斗,意欲批点之状,是谓“点斗”。
科举制度下状元都是皇帝朱笔钦点,魁星是神仙,更有此特权。传说魁星手中的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到即刻得中,文运、官运俱来。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读书人都梦想着“点”到自己头上,魁星与文昌君才被士子奉为守护神。
“魁”的本意指的是北斗的前四星,即枢、璇、玑、权四星,这四颗星恰恰组成个“斗”,与另外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共同组成了北斗七星,所以有魁斗星君一说,民间则称“魁星爷”,把“魁星”就当做“北斗”。魁星点斗,就是魁星老爷钦点北斗,老魁星又点了一个新魁星是何用意?少有人解——
点中的状元不就是文曲星下凡么!
魁星点斗的“斗”的隐意被演变得比较直白,喻“斗”于“方斗”,取谐音。
有些魁星点斗图案中的“斗”不是在手中捧着,被后勾的脚踢着,或干脆踢个北斗七星,变成了“魁星踢斗”。
也有用墨斗代表的,墨斗代表学子,魁星点斗,就是点人。
还见过一些港台流行的瓷塑魁斗星君,“点斗”被塑成右手持的朱笔去蘸左手捧的墨斗,有点不着调~,考生最后都得找匠人算账去,供的魁星怎么改了判官?
话说回来,这个袒胸楼怀、立眉瞪眼的魁星形象,真就像个活鬼。错不了,“鬼”字手里捧个“斗”,不正是“魁”嘛!而且单脚独立的魁星另一只脚后翘,暗合“魁”字一笔后勾!
其实魁星长得不是这种鬼样子,民间匠人拆字、会意而来。绝不能把这“小鬼”不当神仙,是不是读书人都不敢放肆,且看各地魁星楼里供的是什么,钟馗!魁星原本也是钟馗。
魁星爷也有生日哦,也就它的祀供之日,农历七月七!贡品必是桂圆(状元)、榛子(榜眼)和花生(探花)。
如今的七夕节越来越被“相会”的内容涵盖了,好理解,当下人太现实,图享乐,直奔结果而去!传统文化中原始的意象都被淡漠了,忽略了“苦等”何谓“团聚”?迷失了道理哪有结果?
七夕是女子们的“乞巧节”,也是男儿们的“魁星节”,都是年轻人自我努力进取的鞭策。一边儿求心灵手巧,一边儿求状元及第,般配!但,一定是在过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