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我们渐渐丢失了一种能力,就是让心安静下来的能力,返璞归真的能力。
午睡醒来,已经是多久没有进到大哥的空间了,不知觉地,在他的空间悄悄呆足了半个多小时。
我细看了他的《故土情怀》,记录着今年偶遇大雪天的春节,他去了另一个城市过年,不能回家的他,通过家里的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记录,一帧一帧截取那些宝贵的,短暂停留的照片,有大雪覆盖屋前屋后的照片,有破冰除雪的照片,有新年期间家里人来人往的照片,有兄弟一家回家过年的照片,有年迈父母出现在镜头中的照片。这些画面,静止着却又鲜活着,代表着牵挂与在乎。
生活日常中,记录了往返着慈利、益阳两地的工作与生活的碎片,那是属于大哥的足迹,每一个人都在汹涌的浪潮中朝前走着,却鲜少记录,慢慢丢失。似乎往前赶着,那前面出现的,才是我们毕生追求的。有些温馨的镜头里,是三人一锅一灶度时光的付出。没有光环,只有朴实。
也跟着大哥的镜头去了两趟四川,川土人情,木栅竹门,炉锅烹肉,那些曾经出现又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物件儿,又活在了真实的另一方天地之间。处处中国,喧闹是人聚,而宁静,是山村的永恒。南来北往,乘过飞机,坐过高铁,越过的依旧是山川湖泊,步行可抵。
曾经在90年就买了第一台像机的大哥,读职专的他爱上摄影,小时候梳着麻花辫圆脸盘子的照片,成了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还有童年时光镌刻下的再也不能相见的亲人。再看大哥的照片,温度多于质感,没有虚假的美颜,纯粹是记录,那一刻让他心动了又甚感珍贵的画面。
其实我们还是我们,一直是我们。
再往前走,走过十年,是不是曾经一起嘻闹着度过童年的我们,又可以静静围炉静坐,一起看斜阳,聊人生呢?
我也懂得了,父亲为何一定要带上我和妹妹看一看他的姐姐。因为这世间,有一个动听的名词,叫姐姐。而我,也会珍惜我的妹妹,我的哥哥,我的所有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