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一零四)
(2024-05-16 11:59:04)
标签:
2024年五月感悟 |
分类: 记忆碎片 |
也跟张处长说了下岗的事情,他约我晚上去他家好好聊聊,我拒绝了,男女单独相处不合适,到外面散步又太热了,只好作罢。他在电话里说统计局也要削减52名在职人员,他让我别太快做决定,考虑一下。买断工龄没有拖泥带水的事,可以贷款自己买车跑出租。我没多聊,心情很乱。他听了叹气,收线。
我是个不能有心事的女人,否则一个人像掉了魂似的。真不明白,公司哪位领导提出炒了我的,一个上市公司居然没有统计师,不报统计报表,这不是开玩笑吗?可事实就是如此,私企就这样,认为不需要的人就赶走。之前公司总部有140多名员工,到今年年底全部都要下岗。当然公司让员工自己选择:退养、待岗、解除合同。其实每个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离开。到了年龄(女39、男49)就退养,不到年龄就待岗,直到合同到期走人。无论怎样,信联公司都不会留员工继续在大楼内办公了。
阿凤下午打电话来安慰我,我也想明白了,信联公司迟早是呆不下去的,迟走不如早走,何况近两年来公司效益没有根本好转,每月不到1000元的收入,这样长期耗着也没意思。
在家休息了两天,丈夫拖关系了解到中策集团轮胎公司缺统计,我对工作倒没异议,只是得知单位地址在下沙经济开发区就犹豫了,离家好远啊。丈夫让我下午先去杭州总部人事部面谈,再做决定。
没想到面谈非常顺利,我了解到分公司正式开工不久,一直缺少专职统计人员,都是总部在帮着完成统计报表。虽然企业所属行业不同,但统计工作是一样的,我能胜任这份工作,人事部蒋经理对我的情况还是满意的,我也答应愿意前往下沙工作。蒋经理列出调动需要提供的资料,办好手续之后就可以上班了。我谢过蒋经理,拿着他列的清单起身告辞。
我没有选择再等一等,或许还能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
没想到调动工作是如此麻烦的事情,
次日一早送儿子上学之后就去信联找刘主任,告知已找到新单位,她为我高兴,答应尽快帮我办妥调动所需材料,提供一切方便。她已经为不少员工办过调职手续,当即为我开了公积金、养老金转移单,但公章得明天过来盖,声广的人今天不在公司。
隔日盖好公章,开了介绍信、取了档案,返家草草吃了午饭,骑车直奔海潮路中策总部人事部,找到蒋部长交资料,由于经办人不在,他让我把资料留下,回家等电话通知。
第三天上午10点电话铃响,刘主任让我回信联,钢厂有人来领资料。于是立即乘公交车赶到公司,午后才忙完,并把手头的工作与水姐口头做了交接,若她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
英英从钢厂过来看我,让我看几份报表,我顺便把1998年、1999年的统计定报转交给她。
周阿姨、丈夫都让我别去和其他同事策反,早日办好手续,不再去信联,怕夜长梦多,少卷入是非之中,置身事外。我也赞同,已经准备走了,就干干净净地离开吧。
一周后,办好离岗手续,结帐回家,都挺顺利,刘主任说工龄补贴按实际工龄计算,少了800元钱,医药费结余53元也结了帐。
带着18000元现金支票下楼,8、9月的奖金及午餐津贴会打到我的工资卡里。如果有年终奖,会按照实际出勤天数发给我,毕竟离开的员工不止我一人,公司也不想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在一楼大厅与阿凤聊了会儿,与我同时下岗的刘、杜正巧进来,他们用异样的口吻问:为什么不争取自己的应得。我朝他俩笑了笑,转身离开。
9月15日,再次骑自行车去望江门总部,在人事部遇到下沙分公司的劳资员柴大姐,把我的档案交给她,带了回执。柴大姐看了档案,要求我补97年、99年增资表。
下午又去信联开增资证明。
最近真的太辛苦了,天天为转移工作奔波在两家单位之间,但这事别人也帮不了我,只能我自己亲自去办。
再一次骑车去位于望江路总部人事部交增资表,接手的李请示了蒋经理,让我下周一跟班车去下沙报到。
至此,我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明天就要去下沙报到了,简单准备了随身带的物品,正式上班可能要到10月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