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前同事的妹妹在北京,同事说她去妹妹家玩儿的时候,会用妹妹家的医保卡去买药,问会不会影响到她妹妹购买商业保险,今天我就把这个话题展开和大家聊一聊。
http://s12/mw690/001zmMGMzy7pKuWlRzBab&690
这是我的一个客户的咨询,因为是语音,看不到具体的问题,大概就是说她自己去医院看门诊,想用家里人的医保卡在医院或是直接到外面的药店开点药,担心会对家人未来购买商业保险有影响!
其实这位朋友算很有心了,在购药前就先考虑其风险,而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朋友根本就没考虑这些,直接就借给别人或借别人的卡去用了……
但是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给持卡人的“健康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在谈具体的影响之前,先来看一张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
http://s3/mw690/001zmMGMzy7pKuZrgGeb2&690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一张华夏人寿的核保照会,就是因为被保人之前有医保卡购买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的记录,所以被保险公司拒保了!
从照片中看不出这些药物是被保人买的还是帮别人买的,但对保险公司来说,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拒保。
有人可能会说:我确实只是给家里老人买的药啊,我自己身体健康的啊,保险公司怎么就直接把我拒保了呢?那也太冤了吧?!
确实冤,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选择拒保是风险最小,也最经济的方法。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无法根治的,也不会痊愈的,但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生活饮食的调整和药物的使用来控制它,就是说如果你如实告知的话,保险公司要求你检查身体也没有用,因为血糖是可以靠药物控制,体检出来是正常的,保险公司不能判断,所以会根据你医保卡的记录去核保。
另外一种高血压,如果用自己的医保卡,帮父母或者朋友买高血压的药,那么买商业保险的时候也特别麻烦,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靠药物控制指数,一时的体检不能查出来,所以保险公司是有很大机会拒保。
当然,因为不同的保险公司,核保的标准与尺度会有差异,所以也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会拒保,有些也可能安排体检后以体检的结果作为能否承保的依据。
目前因医保卡外借问题,还给投保人留有希望,提供核保机会的保险公司及其对应的保单产品,我梳理了一下,大概有:
1.百年人寿:康惠保旗舰版重疾险,定惠保定期寿险
2.信美相互:爱加倍/三叶草重疾险(三高问题除外)
3.弘康人寿:多啦A保、康健一生A重疾险等。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
1.如果自己的医保卡还没有借给别人或帮别人买药的:记得千万不要外借或是帮人买药,当然如果只是买点伤风感冒的普通药那倒是没问题。
2.如果医保卡借给别人门诊或住院的:那基本就是作为持卡人的既往病史处理了,这一点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去核查是不是持卡人真实的病史,因为这种行为一是涉及“诚信”问题,二是还有可能违法(社保法)。如果只是小毛病,小手术,不影响核保还好,如果是影响核保,那恐怕也只能认了。
3.如果医保卡用个人账户余额帮别人买药,而且药物与保险公司核保的疾病史相关的(如上面高血压、糖尿病等药):这种情况有点复杂,因为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不一样,而且有些药店的数据也有可能并未医保系统对接,所以这种情况投保时,就得如实告知后,等保险公司的核保结果,幸运的话,会核保通过,如果被拒保,那就换另外一家保险投投看,也许还有机会。
4.如果有过第3条的购药史,但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核保通过了的:这种情况就很尴尬了,我给的建议是去做一个补充告知,但风险是有可能被退保……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不补充告知,对应的风险是未来有可能被拒赔,不过即便未来真被拒赔,我认为通过司法途径争取正常赔付的概率还是挺大,比方能有证据证明当时的身体健康情况(如当时的体检资料或相应疾病的发展时间等),当然前提是被保人在投保时确实没有相应的病史。
反正这两种应对方式都是一定风险,具体如何抉择,那只能当事人自己决定了。
最后,再次提醒,社保卡(医保卡)这种带有个人专属特性的东西,还是不要借给别人使用或是帮别人购药,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别省了小钱,未来却要花大钱。
保险咨询、保单诊断、保险理赔、保单电子化托管,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http://s6/mw690/001zmMGMzy7pKvMOykl0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