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秦人名中“父”“叔”辩考

(2022-03-12 10:27:33)
标签:

先秦

人名

父字

叔字

辨考

分类: 杂谈、评论

先秦人名中“父”“叔”辩考

周伟虎

 

   在先秦典籍中,人名里常常出现“父”“叔”字。子先祖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叔梁纥,宋大宰华父督《左传》中共叔段颖考叔栾共等,不胜枚举。“父”“叔”字究竟为何意,存疑至今。

   有关先秦人名的姓氏名字,拙作《夫子何姓》(详见2014年1月9日《姑苏晚报B08版副刊《怡园》 )已有述著,容不赘言先秦人名中频繁出现的“父”“叔”字,却一直困扰着我。“父”,《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说文》认为“父”是以手举杖的形象,表示行使责打教育权力的家长。《释名》:父,甫[f]也。始生已者。也就是说:“父”字本义父亲;也用于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至于在人名中,未有解。

“叔”,说文解字·又部》:“拾也。从又尗声。汝南名收芋为叔。”许慎也认为“叔”的本义为“拾”或“拾取”“叔”后来专门用于指兄弟排行中的年少者后: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至于在先秦人名中,“叔”为何意,一般都不做解释。

   《古文观止今译》(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1993年6月第1版),《桓公二年》一文孔父嘉、华父督注解为: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华父督,子姓,名督,字华父,这让人十分费解:“父”字似乎成了人名中的一个表字后缀。而人名中的“叔”字,《郑伯克段于鄢》注解为:共叔段,本名段,郑庄公之弟,因称叔段后出奔共国,又称共叔段;至于颖考叔,直接注释为:郑国大夫(详见《古文观止今译》3页)。这注解,让我更摸不着头脑了。困惑了么多年,一直没找到让我找到合理而信服的解释

不料,偶见已故史学家杨宽线索《仪礼·士冠礼》,恍然大悟:先秦男子人名公式是伯某甫,第一个字表示排行,可以按实际排行替换成仲、叔、季,最后一个字的假借字,是男子称,也有用的,这一前一后基本都是固定的,只有中间那个相当于,但也有个规矩,就是要和在意义上有关联才行。按此解释,孔父嘉、华父督、木金父“父”字,表示此人系男性,共叔段、颖考叔、叔梁纥“叔”字,也相应代表着他们排行老二的男子,而“共”则是段最后出逃之地,“颖”则为郑国之邑颖谷,姜氏禁闭之地。

其实,先秦贵族已经有了名片:氏+行辈+名(或字)+性别(父或甫)女子名:夫家国名(氏)+行辈+本姓+名(或字)+性别(母或女)。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先秦人名全称了。如西周铜器铭文中出现的“稽伯羽父”,我们就知道“稽”是氏,“伯”是排行,“羽”是名,“父”是性别,故而一目了然:他是稽氏中一位名叫羽的长子。以此类推,“虢孟姬良母”则是,夫家“虢”氏,“孟”为娘家老大,娘家“姬”姓,本名“良”,“母”表为女性也即:她是一位嫁到虢国名叫良的姬家女。

名片这样尚可,现实生活中,就太显繁琐了。因此,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不仅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也统一了姓氏。自此,不管皇族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一人一姓一名。

是秦始皇,普天之下各色人等的姓名,变得如此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苍蝇”饭店
后一篇:远逝的寒食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