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对各种不同根性的人讲不同的法,但从根本上讲,是从他的发心上进行区别的。如果发心小,只是为了使自己得涅槃解脱,就给他讲解脱的法;而能够发起广大心将世间上一切众生(包括人)都得度脱的人,给他讲菩萨成佛的法。佛教善于用比喻,将上面所说的两种教法就比喻成大车、小车。在佛教里一般都称大乘、小乘,实际上乘就是车、船的意思,也有装载的意思,即可以将众生从此岸度到彼岸。
小乘有声闻、缘觉之别,大乘的意思现引用部分经论解释,《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而此中阿底峡尊者传流的两大车,即两部大车,是大乘佛法中的两大派,深见派和广行派。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传到文殊菩萨再传给龙树菩萨是深见派,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传到弥勒菩萨再传给无着菩萨是广行派,广行派另有一支,即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论师,到阿底峡尊者时,将这三个传承都继承了下来,所以说阿底峡尊者能摄持深见和广行两派大乘菩提道(两车)的善妙清静传承做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