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2009-10-06 13:58:21)
标签:

旅游

天池

长白山

新疆

天山

杂谈

分类: 娱乐休闲

           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全景)

 

    天池,天上的池,至少是接近天的池。天池是对高山湖泊的一种形象和神话的说法,倘若高山是个玉树临风的人,那么天池就是人身上那块晶莹的玉璧。其实单纯说高山湖泊的话,我国有很多,但如果提到天池,最出名的毫无疑问就是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堪称天池中的双璧。

 

    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到长白山旅游,必须先到二道白河镇或松江河镇,然后才能乘车上山。长白山号称“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上有过数次喷发。因此得以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神奇秀丽、巍峨壮观!

    长白山天池就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天池略呈椭圆形,形如莲叶初露水面。周围环绕着的16个山峰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其中的一块碧玉。长白山的天池实际湖面高度为2194米,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称。天池的湖水面积为9.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处达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 
    关于长白山天池的来历,有这么个神话传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

    长白山,长相厮守,白头到来;天池,蓝天玉镜,碧池潋滟。值得一游。

 

           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

    天山古称白山,冬夏有雪,又称雪山,匈奴称天山沿用至今。天山是是中亚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天池就位于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

    天山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天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有“天山明珠”之盛誉,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山天池也有神话传说: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天山天池就是传说中的“瑶池”。

 

        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天池双璧)

 

    两个天池都很美丽,而且都地处偏远。形容起这两个天池,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如明镜、碧玉;长白山和天山山顶都是白的,终年积雪。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从自然形态来看,长白山天池更大,更深,更高,胜天山天池一筹。

    而天山天池四周雪峰环绕,又有“瑶池”美名,更添瑰丽和神秘。

    整体上感觉,我个人觉得长白山景致之美应该是略好于天山的。两山都有特产,天山有雪莲,长白山有人参,雪莲要更美丽和珍贵一些。

    知名度上,天山天池名气更大,一是长白山开发较晚,清代更是神山,禁止游客上山;二是天山在小说中自古就有天山派,雪山派,与中原多有来往,而长白山则只有一些参客出没,近来制造了一些发现“天池怪兽”的传闻,但仍没有天山派扬名。

 

           天池双璧: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天池周围野花似锦)

    两个天池距离中原地区都很远,这又是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一个关东,一个西域,相对来说,长白山天池离大多数人更近一些。交通的不便,让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传说中的天池,两个地方我也都没去过,就先表达下向往之情吧。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相关博文: 中国四大奇观

                  两首相反的歌唱出一种出游心情

                  四个文士、四则名句成就四大名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