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12年的俄罗斯墓地小礼拜堂旧址 沈阳访古行12

标签:
建筑历史宗教图片 |
分类: 岁月悠悠的遗存 |
俄罗斯墓地小礼拜堂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图们路72号。现在是以教堂为界,西侧是沈阳市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所在地。东侧是中共和平区委党校用地。东西两个院落加起来正好是原沙俄墓地遗址。
1900年沙皇俄国为埋葬在“庚子事变” 中的阵亡将士,而在此地修建了一块墓地。
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沙皇俄国败于日本。1908年沙皇尼姑拉二世下令为阵亡军人建造纪念物;1909年由特别委员会开始具体实施,主要在当时的南满洲各地建造一些纪念碑和教堂。
正是在此背景下,该教堂于1911年9月8日在沙俄墓地开始施工建造,1912年建成。1914年曾经在此举行过纪念仪式。教堂的建造经费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其中主要捐助人是在哈尔滨经商的俄国人И.Ф.Чистяков。
教堂坐东朝西位于墓地中央,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主体建筑呈八角形,正门西开,东面凸出圆形部分,上有透空“十字”装饰;整个建筑物为青石砌筑,饰以象征古代武士盔甲的鳞片状瓦,上覆造型别致的盔式屋顶。这是中世纪武士服装在建筑艺术中得到的具体展现,也是该教堂不同于其它斯拉夫式教堂的独到之处,建筑采用了新俄罗斯风格,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才使该建筑形式独特而珍贵,不愧为俄罗斯海外文化遗产之精品。
教堂顶部的十字架也很特别,不是一般传统的东正教十字架(两横一竖的),而是采用了代表军队的铁十字架。
在教堂内部墙壁上饰有圆形金属牌,上写“主与我们同在”;还饰有四块铜牌,表明该教堂是为纪念日俄战争期间,分别在九连城、辽阳会战、沙河会战和奉天会战中阵亡将士而建的。
沈阳解放后,这里成为苏军烈士陵园。1995年7月,陵园迁移至北陵公园东侧的上岗子。现在的教堂建筑产权归沈阳市民政局所有,做为其下属殡葬服务中心仓库使用。如今在东院还可见到当年俄罗斯墓地青砖砌筑的围墙遗迹。
2004年教堂旧址被沈阳市文物局定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2013年又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