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150802

(2015-08-05 21:28:17)
标签:

古建

分类: 岁月悠悠的遗存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大连现存最早的石桥:三十里堡挂符桥 <wbr>150802

 在三十里堡街道三十里村南沟台山脚下,即金普公路南侧,有一座明代建造、清代部分重修的石拱桥,称挂符桥,又称寡妇桥,是大连地区现存最早的一座石桥。

  据文献记载,挂符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建在古驿道上,采用母子对齿法建成,坚固美观。其桥身长5.7米、宽5.6米,桥面距沟底7.1米。桥旁原立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碑记,1994年运至金州博物馆保存,2001年移到金州副都统衙署旧址后院。挂符桥体现了古代筑桥的先进科学技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挂符桥名称来历,一说是明代修桥时,此地为辽阳至旅顺的险隘之一,故桥竣工时,皇帝曾为此桥“挂符”,故名挂符桥。另外尚有民间传说,相传有一对新婚夫妇回娘家,行至三十里村南沟台山脚下时,突遇大雨,山洪爆发。新娘骑的毛驴被困在洪水中,新郎不顾一切救出妻子,自己却被洪水卷走了。从此,新娘成为寡妇,她立志在此为民修桥。于是,寡妇昼夜劳作,十年后终于用攒下的钱建成了一座小桥,可不久便被洪水冲垮。寡妇又经过十年努力攒钱修桥,然而又遭洪水冲垮。寡妇第三次修桥前,遍访名工巧匠,终于采用母子法工艺建成石拱桥。后人为纪念这位可敬的妇女,便称此桥为寡妇桥。

  据《辽南碑刻》载:挂符桥重修碑记,为清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日立,原立于挂符桥西旁。该碑高200厘米、宽73厘米、厚23.5厘米。碑阳额题“万古流芳”四字,额下为碑文,竖19行,满行38字,阴刻楷书。碑文叙述了宁海县(1843年升县为金州厅)知县瑺贵重修此桥的原因:“半皆倾圮,路当要冲,车马络绎危行,旅往来,恒有失足坠崖之警。”同时也交代了挂符桥系万历年间创建。碑文落款为12人,均为金州当地政府和驻金州八旗的主要官员。

  碑阴额题“千载不朽”四字,额下为捐修挂符桥驻防金州十二旗官员名单、店铺商号、辽南车户和捐修人员名单等。驻防金州官员有水师防御、骁骑校、领催兵等。

  从桥底下往上看,仍然能分辨出明显不同的两部分。东半部分石条缝隙内抹有白石灰浆,但局部已经脱落,西半部分没有任何涂抹白石灰的迹象。石质也不一样,东部为青色石条,西部呈灰色料石,表面局部有疏松的迹象,比东部石条老旧,界限差异明显。因而西半部分为明代万历年间建造,东半部分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

  挂符桥和该碑在本地区的桥梁史和交通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11年3月15日,挂符桥被列为大连市第三批重点保护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