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手编荆条筛子 121222

标签:
老手艺手编荆条筛子文化 |
分类: 面临失传的手艺 |
一进门正赶上刘姓主人在家编筛子,本打算现场编制个小簸箕家用,但因原料短缺,这个品种已不编了
坐在炕沿跟老两口聊着天,记录着筛子的编制过程,以上几图是编筛子底,也是一个筛子的起步阶段
劈荆条,注意那个工具
牛角打磨的三面带凹槽工具十分锋利,轻松将荆条劈为三瓣
编物品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一个是这个,另外一个是小镰刀,还有一个果树剪枝的剪子
多股筋条编大格底
大格的筛底与刚才编好的密格底编在一起,据说这样能增加筛子的使用寿命,一个筛子能用上三四年
两个筛底合二为一后用剪子修掉残边
余出的荆条编在一起起肩,这块需要很大的手劲,
荆条有专人来卖,每市斤2角钱,买来的荆条需要水泡增加其韧性后使用
差花地把荆条边上去,作为筛子的边沿
据说有一年主人住院,布满老茧的手背折断了针头,可见此手艺的艰苦
女主人说,他们一家就是靠老头的手艺娶了两个儿媳妇,但目前已没人再学这份手艺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很大的手劲才能把荆条拧成股
再用镰刀把撬起筐沿塞进去
散发光泽的工具诉说着它的历史
剪边
刀挑
最后一道工序是修整
主人说现在荆条价格很高了,不太好使的也不能扔掉,要留着混着再用
编一个筛子需要两个小时,现在每天能编4个筛子,每个筛子售价是20元,但使用的越来越少还是不好卖,他说等把手头的荆条编完了也不再做这手艺了……
这种荆条筛子用于给牲口筛草料中的石子等硬物,以免伤害牲畜的牙齿
目前也有铁筛子和塑料筛子作为它的替代品,工业发达了,工业化生产的结果就是把这些老手艺推到消失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