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的细节中受启迪——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2023-04-30 17:23:42)


四月,一晃即将过去,好在最后两天赶上了小长假,让我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本月共读的《教育的细节》。
今天是30日,一早起来,先生有点奇怪,一向喜欢睡懒觉但是平时很少有机会睡懒觉的我怎么不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美美地睡上一觉呢!面对先生的疑问,我只是笑笑说,我还有重要事情需要完成。是的,读完《教育的细节》就是最大的事情,之前忙忙碌碌,零零碎碎读一点,但是一直没能读完。放假在家真好,没有任何的打扰,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读书,终于赶在午饭前我把这本书一字一句读完了。
作者朱永通,虽然他不认识我,但我还算是有点熟悉的。因为我听过他的几次报告,他出版这本书,我也是知道的,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我加过他的微信,在他的朋友圈,我还是读到过不少有关他的信息的。这本书用什么封面,朱永通先生也在朋友圈征集过,记得我还投过票。后来这本书一次次再版,我也在作者的朋友圈知道一些,今天看完书仔细找一下,竟然发现是第十二次再版了。太牛了,可见这本书在市面上的畅销程度。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是关乎人的成长的,所以注重细节尤为重要。正如杨斌老师在书评中所讲:细节蕴含教育智慧,细节呈现教育尝试,,细节展示教育良知。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述和分析的细节着实给我们带了很多的思考,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理性与情怀兼具的教育者。
“观念”是本书的第一大章,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向。在这一章里,两个舞蹈老师的故事让我印象很深。一个舞蹈老师,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的高材生,各种获奖无数;另一个舞蹈老师,师范毕业选修舞蹈,后来教了舞蹈。两个老师的专业水平谁都能看出高低,但是作者的女儿偏偏不喜欢第一个有着高水平的老师,却爱死了第二个老师。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水平高的老师太凶,学生忘带舞蹈鞋,不许进教室,要么在门口站一节课,要么在走廊里面壁思过。而第二个舞蹈老师对于忘带舞蹈鞋的学生从不生气,每次都是面带微笑,转身从教室后面的储藏间找出大致尺码的鞋来交给学生,并告诉学生课后归还即可。这位舞蹈老师还交给学生不忘带舞蹈鞋的方法,那就是买两双,一双放在书包里备用,除了换洗,不要往外放,这样一旦真忘了带舞蹈鞋,这双备用的就可以拿出来。很明显,第二位舞蹈老师得到学生的喜爱是没有异议的。那么两个舞蹈老师对待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观念的不同。高材生舞蹈老师的观念里只有自己的舞蹈,而没有学生,所以她的行动方向是冷冰冰的,用那样的方式处理没带舞蹈鞋的学生,当然无法让学生喜欢她;第二个舞蹈老师眼里装的是学生,她的行动方向是温暖的,所以对待没带舞蹈鞋这个细节处理得如此得人心,真正让学生得到了成长,所以她也理所当然得到了学生的喜欢。
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在观念上出了毛病,无论她在专业上有多高深的造诣,也无法弥补她因观念上的偏差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怎么拥有正确的观念,阅读是最好的方式,所以阅读《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这一章也让我读得饶有兴趣。
作者一开始说现在的教师喜欢读书、认真读书的并不多,随后分析了教师不读书的原因。读书,不像备课、上课那样显性,可以用行政的手段去检查督促,读书就是一个软任务。不读书,课依旧可以上,学生依旧可以辅导,学业成绩依旧可以出彩,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读书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是,深知读书好处的人却不这样认为。
作者说:“当一个教师躲在以一己经验筑成的硬壳里,不读书,不反思,其硬壳遮蔽住他的眼界,让他见不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把僵化的教条和自以为是的自大当成教育的全部。”不读书的反面例子很多,那些不把学生成长当回事的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屡有发生,那一定跟教师不读书、不反思有关。而读书的作用,一定是毋庸置疑的。作者说: “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人们的心灵悠远滋润的东西,除了书,我暂时还想不出别的替代品。”读到这一句话,我不光反复品味,还拿笔画了下来。而我,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因为读书,让我在忙碌中找到了一些安慰。很多时候,总是会为工作中的一些烦心事而焦虑,但是读书能让我安静下来。进入书的世界,自己的心胸一下子就能变得开阔,不再耿耿于怀,不再斤斤计较。读书,也让我有更多的底气面对学生,站在讲台,和学生聊读书,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畅游书海,那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读书,更让我在人群中有了不一样的说话资本,当大家谈论起一些话题的时候,我知道,因为我从书中读到过;当大家表达一些观念时,我明白,因为我在书中思考过。读书,虽然不会一下子显现成果,但它的的确确能够改变人,不光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也改变人的气质。我们的导师王维审老师前阶段看着我们的成员说,大家都变得漂亮了。我也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我也觉得我们团队的成员确实变得越来越漂亮。为什么?每月一本书的阅读,一定对他们是有滋养的。前阶段我们团队表演情景剧,走上舞台,台下的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落落大方的举止不像乡村学校走出去的老师,究其原因,那就是读书改变了我们的气质。正如作者所言:书读多了,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口,一落笔,处处闪现书籍赐予他们的特殊气质。读书,于我,于我们的团队,真的是有着太大的作用。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作者把教育的细节向我们娓娓道来,再加上作者睿智的思考,透辟的分析,读来让人酣畅淋漓,欲罢不能,也让我受到了无限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