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丰盈自己
(2022-10-08 23:48:56)
国庆假期,邀请朋友一家相聚。送走朋友,和先生说起朋友对我们的帮助,很是感激。
先生感慨地说:“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帮助。“
”是啊,虽然我们帮助他们的时候从没想过要有什么回报,但是当我们有难题的时候,他们也很自然地帮助了我们”。我也发自内心地认同先生的说法。
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10多年前的事情。
那时候,朋友一家初到苏州打拼,夫妻俩都是高中老师,都有夜自修。女儿读一年级了,可是周二那天夫妻俩都轮到夜自修。他们夜自修要到10点结束,读一年级的孩子不可能跟着爸爸妈妈到10点后睡觉,于是他们向当时和他们同住一个小区的我和先生求助。我们二话不说,马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每当周二,我们夫妻俩就会去妈妈工作的学校接孩子,辅导她完成作业后再送她回家,帮助孩子洗漱完毕,让孩子先入睡,等妈妈回来后,我再回家。虽然也就一学期,虽然对我们来说,也没有特别多的付出,但是这小夫妻俩一直记得。随后我们两家子一直来往,我们有什么事情他们也总是二话不说一帮到底。
这也让我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爱之链》这篇文章。一个严寒的日子里,下岗的乔依无偿帮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的妻子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了一些钱,悄悄地走了。这故事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虽然这是一篇小说,但小说就是生活的缩影。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询问给多少钱,而乔伊从来没有想到帮助人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说过去自己有困难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乔伊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正如我们一样,当时小夫妻俩有困难,我们正好有这个条件帮助一下,所以从来没想到过要回报。
帮助别人也是幸福的。有一位年轻的朋友在遥远的河北教一年级,为了让班中孩子多读一些课外书,他准备筹建班级书屋。而当时这位老师的月工资收入仅仅1400元,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亲自帮助孩子,于是他带领孩子上街募集资金。得到消息的我立即把当时得到奖金的一半买了很多绘本寄给他们。我没想过要什么回报,所以告诉朋友不用告诉孩子们是谁给他们买的绘本。后来,朋友告诉我,孩子们只知道有一个苏州阿姨给他们买了绘本,他们表示一定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不辜负苏州阿姨的厚爱。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是愉悦的。很快,这件事情就被我忘记了。多年以后,朋友给我寄来了余秋雨的整套文集,还给我留言,说每每想起遥远的苏州有位姐姐曾经无私帮助自己班里的孩子完成读书梦想,他就特别激动,也感觉特别美好。在自己经济条件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他第一时间想要表达自己的谢意。我很意外,没想到几年前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朋友一直记得,所以我也特别珍惜朋友寄来的那套书籍。又过了几年,我到河北出差,朋友知道后,冒着暑热,和妻子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开了几个小时赶到我出差的地方,并陪我一起吃了顿午饭,随后又匆匆赶回。我们见面吃饭的时间还没有朋友单程在高速公路赶路的时间。当我感觉很过意不去的时候,朋友说,当时我那么慷慨相助,不求回报,如今他有能力来见我一面,所以赶再远的路,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如此真诚,让我特别感动。
正如先生所说,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一定要设法帮助。朋友在群里发了陕西安康很多贫困孩子读书有困难的事情,我也和群中的其他人一样,认领了一名就读一年级的孩子。每年1200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一笔大钱,但是却能帮助孩子完成一年的学业。如今,这孩子已经读六年级了,再过一年,就读初中了,虽说上初中后每年会增加一些捐助款项,但是只要孩子能够读下去,我愿意一直捐助,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帮助别人,我心怀温暖,我也发动孩子一起加入帮助别人的行列中,让孩子也尽全力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我曾经发动班中孩子给山区孩子寄过几大箱子书籍,每一本书上都让孩子留下了真诚的话语。我曾经发动孩子给贫困地区孩子捐过衣服鞋帽、学习用品,让他们也感受到苏州同龄孩子送出的温暖。我也曾经带着孩子们走进偏远地区孩子的家庭,既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同在蓝天下的同伴们读书生活的不容易,也让贫困家庭的孩子真切接受我们对他们真诚的帮助。
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帮助,先生的话语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是的,为别人解决难题的时候,也让自己得到了愉悦。帮助他人,让爱心散发光彩,丰盈自己,让爱之链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