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凤凰”是锦鸡

标签:
山海经凤凰锦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 |
《山海经•南次三经》原经文:“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凤凰。即锦鸡。即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的总称。别称笋鸡、箐鸡、金鸡、银鸡。《山海经》中的“凤凰”尤指锦鸡中雄鸟白腹锦鸡。
http://s12/mw690/001zkGSjzy7n296kINt4b&690
http://s14/mw690/001zkGSjzy7n29dJZ493d&690
为什么“凤凰”是锦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呢?
1、我国《地方志》明确记载。
①(嘉庆)《广西通志》•物产•桂林府:“山凤凰,即锦鸡”。
②(嘉庆)《广西通志》•物产•平乐府:“山凤凰,各州县出”。
③(嘉庆)《广西通志》•物产•浔州府:“凤凰生丹穴,丹穴,南方也。今邑州溪峒高崖之上,人迹不至处,乃有凤凰巢焉。五色成章……南人谓之山凤凰”。
http://s6/mw690/001zkGSjzy7n29iJ7Ktf5&690
可见,“凤凰”是我国北方的叫法,南方叫“山凤凰”,即锦鸡。我国广西西南部的苗族群众把白腹锦鸡叫“白凤凰”。
2、《山海经》对凤凰特征的描述。
①“有鸟焉,其状如鸡”。即“凤凰”的样子像鸡。而锦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的样子与“鸡”最像。名为“凰”,样子为“凤”,而“凤”在黄帝时期指的就是“鸡”,今天陕西民间剪纸的“凤凰”就是鸡。
http://s7/mw690/001zkGSjzy7n29oQpxQ56&690
②“五采而文”。五彩,即以黄、青、白、红、黑等各种颜色。“五”不是定数,古人数数最早只到“三”,后来只到“五”。有纹。完全符合锦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的羽毛特征。锦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非常漂亮。
http://s16/mw690/001zkGSjzy7n29v73fp5f&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n29xqKQ979&690
③“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这段描述当是后人添加的,不是《山海经》的原文。意思是“凤凰”身上的纹有“德”、“义”、“礼”、“仁”、“信”五个文字。古人有黄帝时期根据“凤凰”的纹造字的记载,是否真实无从考证。如:“首文曰德”,即“凤凰”头部的纹像“德”字的古文字型。这符合红腹锦鸡的头部特征,也很像汉代女子流行的发饰,例如锥髻,象征妇女贤淑、勤劳。此当然是对“凤凰”的神化。
④“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这显然是《山海经》道家藏本添加的内容,《山海经》的作者大禹本身就是道家之人。而广西《地方志》对“凤凰”并没有这样的描述,仅仅是“五色成章”。所以对这段话没有必要解释,是对“凤凰”神化的结果。
3、民俗文化。聚居在贵州东南部的锦鸡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崇拜锦鸡,而其图腾与我们通常画的“凤凰”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