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 丹妮忆顾城

(2006-01-11 08:42:13)
分类: 平淡生活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说说顾城,也说说自己
 

我本是个诗歌爱好者,处女作也是诗歌,在某段时间,某个地点,也有过某种小小的荣耀,因此也被人称呼过诗人,这些都与我有过十几年诗歌写作生涯有关。从前对诗歌有种痴迷,脑子里有过一串让自己敬重的诗人名单。当然,顾城是其中的一个,看他的诗歌,的确让我感到,我对人生的某些态度或者感悟,是有人和我呼应的,与自己有类似想法的人,也同样活在这人世间,这让自己稍稍感到安慰。
 
我喜欢顾城的诗歌,但不是他所有的诗歌,包括他那首著名的诗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坦率地说,我对政治不懂,也没受到过多少的冲击,所以我对那段历史没有深恶痛绝,那些不堪的年月,只是我人生过程中,一串咔咔转过的链条而已,这是我的真心话。说起来有点幸运,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活行为,一直比较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这被许多人羡慕,也被许多人不理解。他们总是对我说,你真是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还那样啊!这句话的含义,是丰富的,复杂的。对我而言,却是简单的,就是世界在变,但内心根本的东西不变,对这世界,要始终保持一种从前的坚持或说理想。
 
在那个诗人发烧的八十年代,我只见过几个著名的诗人。其他的,只在我的想象中活动,但我有种奇怪的感觉,知道自己迟早能与他们或她们相遇。这是一种预感,也是一种自信,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这种感觉没有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都会和他们或她们,在某种情况下相遇或神交。
 
还是说回顾城吧。我真正读诗歌,特别是朦胧诗的时候,坦白地说,我的确不懂,只是觉得意想很独特,让自己惊讶。即使到了大学,买了北京大学老木编选的《朦胧诗选》,有许多诗歌还是看不懂的。但顾城的几乎都懂。他总是让人那么容易进入他的世界,一点也没有复杂的防备,这让我感动,让我放下自卑,有一种自信,有一种被人信任的感觉。至少,他给你的感觉,阳光!当时我们是多么地热爱阳光,渴望风和日丽!也许有人会说,他的死,至少说明,他也不是个阳光的人。也许是的,给人阳光的人,发出光的人,内心其实是阴郁的,但至少他不希望这个世界是灰的,或者,他自己先做了一个示范,那就是燃烧自己,看看能有多亮的光,多大的热能。说者说,他也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反应?至少,他可以说,我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对了,就是那最珍贵的一小部分,来进行过尝试了。这是我喜爱他诗歌最重要的原因
 
大学毕业后,我买到顾城和舒婷的诗歌合集《黑眼睛》,看后对他的诗歌有个大概的认识。到后来,听到的,大都是他出国后的一些消息而已,直至他在急流岛结束生命。坦率地说,那时候,许多诗人都出国了,但我并不看好他们出去的景况,包括顾城。当初知道他去了急流岛的消息,我并不认同别人说的,他是个田园诗人,所以热爱那里的田园生活。我在深圳生活了那么多年,看的是香港电视节目,对国外的生活,我自信还是比许多人更了解的,这段生活的变迁,对我的人生态度,对世事的看法,都是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而据我以前所知道的有关顾城生活细节的描写,我知道他是个被大家宠坏了的男人,到了国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宠爱他的,即使是妻子,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微妙的变化的。这些我和苏菲做过探讨。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当然,如果换成另一种表述,顾城是实现了他的田园理想,将灵魂安顿在了他的田园世界,可以优游自在做他的白日梦了。只是他的世界之外,那些关注他的人,还在对他的事充满好奇和不解,还在做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推理。于是另一个顾城也就不时来到我们的世界走走看看。但那是另一个顾城。走了的顾城,他只会呆在自己的田园里,只做与自己有关的梦,只说自己的话。世人听不见,也听不懂。
 
本来,按一般的情形来说,我除了读他的作品,肯定不会与顾城拉上一点关系的,因为我是个懒人,我羡慕他的成功和才华,但我从不崇拜别人,看世间万物,常常抱有平常心,有时候被人抨击我过于理性,有点冷酷,缺少生活的热情。对此我也不做辩解,我总是说,那就慢慢让事实来证明吧。
 
好在我还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等待某个结局和证明。至少在苏菲来新西兰前,我也还是那样认为的,我与顾城的接触,只到作品为止。后来苏菲来了新西兰,在电话或邮件里,她或多或少都会谈论到顾城,还有就是那个与他有关的急流岛。苏菲谈论这些的时候,我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啊啊地打着哈哈。因为那里离我太遥远了。苏菲说,你来探亲,不就近了?我还是打哈哈,说到时候再说。我有个奇怪的高论,我知道自己肯定会去国外走走的,但我不想为这花费太大的力气。一个多月前,苏菲替我办妥所有手续,我来到新西兰,到处走走看看。
 
按苏菲的意思,急流岛肯定是要去的,她有安排。对我来说,也就是要去的一个观光地方而已。我说过,我是个懒人,只听她安排,所以也不急,只是在我们的闲谈中,急流岛成了一个话题,我也因此还知道,急流岛英文就叫“Waiheke”,如今,这个原先的无名岛,是一个著名的观光游览胜地,有许多葡萄园和酒庄,也成了流浪艺术家的聚居地,房地产价格也在飞涨;苏菲的语言老师,是顾城和顾乡的好友,现在她的园艺老师的太太,也是个作家,据说也是顾乡的好朋友。等等这些,似乎向我预示,我正通向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有可能与顾城有关的一些人和事相遇。
 
我本来想这是我个人的事情。后来,我将自己在新西兰写的一些随笔,一些苏菲拍的照片,贴在作家陈村主持的“小众菜园”,没想到大家看了,知道我在新西兰,一致要求我去急流岛一趟,对与顾城有关的故居等做一番探访,并表示,这是一桩“伟大的使命”,由此我才知道国内还有那么多人关注一个人。我也觉得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就没有人来做此项工作呢?我是个与顾城几乎扯不上一点关系的人,却竟然会轮到我来做呢?我似乎有了点压力,生怕去了,我带给大家的,或者我说出来的,并不是大家所希望要的东西。但是,这都不是我所关心的,大概我去了,就像看电影一样,带了某种情绪,或者期望,又或者某种想象,与剧情一同走向高潮,走向某种悬念。
 
探访顾城的故居
 

一早,我们三人就到了半月湾码头(Half Moon Bay Harbor),花了100元,买了车船轮渡票,可供四人一车来回。船准时在8点30分开出,花了1小时10分,就到达了急流岛码头。放眼四望,这哪是什么荒岛啊!一路开车过去,所见和奥克兰的差别并不大,只是人少些,安静些。
 
为了解最新的信息,我们先到了咨询中心(Information Centre),除了拿一些免费的地图,还花了一元,买了份标注详细的地图,还向咨询员做了咨询。那个年过半百的女士,听说我们是来寻访顾城故居的,微笑着说,有许多中国人都来过这问过。细看地图,同去的AMY说,以前她来的时候,顾城故居所在的路段,并没有标注路名,现在很清晰地标注上了“Fairview”,我们猜想,也许是来这询问的人多了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这里咨询中心的细心。
我们先去了Oneroa Bay,在沙滩边铺上布,摆上带来的东西,一边晒太阳,边吃边聊。
 
坐了一会,苏菲看我有点心急,就提议先去顾城故居,然后再去其他地方转悠。在路上,苏菲说,之前她来过WAIHEKE三次,后来想去急流岛,上网一查资料,居然发现WAIHEKE就是急流岛!我有点不解,是什么人将这个岛叫做急流岛的,好像这也没什么资料可以查,我猜测,也许是顾城在作品里将这里叫做急流岛,这个名字因而就这么叫了起来的。(又或者,WAIHEKE在毛利文里的意思)?
 
AMY说,她上次和一帮朋友来,是搭巴士来的,然后步行上山,一路打听过来。为了打听到确切地址,还特意到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买了人家的画,但很遗憾,人家也不知道。后来问到一家人,人家听说他们是走路来的,被感动了,才带他们过去找到。这次有AMY带路,我们就没问人,按她的指示,直奔目的地。
 
说实话,上山的路是柏油路,不宽,仅仅可以错车对开,弯多,陡坡也多,这有点像去庐山的路。只是这里灌木丛生,天气又是阴天,没有阳光,显得有点阴郁。但路的两旁,每走一段路,就有房子修建在山坡上,有的还十分漂亮,就掩映在树林里。偶尔,可以看见路口竖起一个出售房子的牌子,显得十分寂寥,但让你感受到还是有人气的。
 
我们一路开过去,很注意路边邮箱的号码。后来开到一个路口,我们的左手边,上山有个U形岔道,右边的信箱写的是“122”号,左边的是“128”和“126”号。AMY说到了,我们将车子倒了一段路,停在路边的突出处,然后步行到岔道口,从左边的路口上去,几步就在斜坡的右边杂草丛中,看见一个信箱,掩映其中,班驳的油漆显出“124”号。AMY 说就这了。她说她有点怕,就不上去了。
 
我和苏菲拿了相机,有点忐忑地走过去,将信箱照了,然后找路上去,但原先的路被一辆残破的车挡住了。据说是顾城用过的车子。我们绕了路,从附近另一家人的路上去,然后绕到房子的下面,房子是两层的楼房,木结构的,如果有人维护,现在看,这楼房也是好房子,而在国内,按他们的条件,大概一辈子也无法拥有。但现在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了,褐红色的油漆已经班驳了。房子的四周杂草丛生。我们换角度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想爬上去看个究竟。就在我们沿了杂草丛生的路往上攀爬时候,天突然下了几滴雨,就几滴,就几秒钟,马上就停了。
 
上去后,我们上了他家的露台,下面是个很大的储水塔,有一棵很大的无花果树,生意盎然,从露台下,穿过露台的木板长了上来。从露台望出去,可以看见远处的Rocky Bay,风景优美。我想靠近二楼那扇通向露台的房门,但那已是杂草丛生,旁边还有一个木牌子,写了依稀可辨的几行字,大意是,这是私人地方,请离开。我们觉得再打搅,是有点粗野和不敬,于是就下去了。后来,我们攀下去,转到那辆破车的后面,从后面看,车牌号码是JQ7408,是两厢车。我们再转上去,从原路回到路口,我们看到,居然有一棵树,穿过那辆车子的车头盖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空隙,长了出来。
 
我们下来,回到大路后,AMY逛了过来,说真神奇啊,你们刚一上去,就下雨了,就几滴。我们说也神奇呢。我们又往前走不远,看到路边挂有一个牌子,上面是英文“Gwenrutter Studio,是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我们刚到门口,就看见房主正在给她的油画拍照。她一见我们,就说欢迎我们进去参观。这是一间漂亮的楼房。我们在她的油画陈列室里,见到了满屋的画,几乎都是岛上的风景。墙上的画,几百元不等,可以付现金,也可以刷卡。我们挑了一张贺卡,花了三元五角买下。我们简单地用英语介绍我们来的目的,那个老画家点头说,她知道顾城的事。苏菲问她在这住了几年。她说六十年了。临走,她还容许我们到她的花园走走。她的小花园,十分精致小巧。看来,画家就是画家。
 
我们往回走取车,边走边聊,也看四周的风景。这里可以看到Rocky  Bay的海景。我们还看到路边,不断有新建的楼房和别墅。AMY说,她前年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别墅的。我们走了一段路,突然从路边,窜出一只灰色的猫,不是我们在这里常见的肥猫,身材看起来十分健康,一路绕着跟了我们,走走停停,一直走到我们停车的地方,然后站定。我们从倒后镜看见它呆呆地望我们,眼神十分不舍。
 
我们下山后,开车到了Rocky Bay,坐在海边的长椅上,天气突然放晴。我们朝山上张望,却看不见那所褐红色的楼房。所有的楼房,都掩映在密密的树林中。谈论起顾城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建房子,我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里比较偏远,当时的地价十分便宜。当然,风景也很好的,就我们对附近楼房的观察所得情况来看,原先人们说这是个荒岛,可能是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吧,以讹传讹了,至少就我看到的,那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当时住户是少,但那时候已经通柏油路,交通应该是很便利的,而且顾城也会开车的,虽然只会三句英语,“Hello”“Car”,“Bye”,但至少说明,他对文明社会,还是接触的。现在,在WAIHEKE,到处都看见漂亮的别墅和楼房,据说全新西兰最贵的别墅,就在这岛上。
 
苏菲后来突然问我,知道她在上故居的小路上,说了什么吗?我说我怎么知道呢。苏菲说,她按这里的风俗,说今天我们代表许多朋友来看他们了。AMY说,难怪天下了雨!
 
后来,我们去了一处葡萄园,参观了酒庄,本来想喝杯咖啡的,但没有预定位子,只好在草地野餐了。回去的路上,我发现自己的墨镜(可以在近视眼镜上拆卸的镜片)和眼镜盒不见了,找遍了车上和衣服,都不见踪影。路过Oneroe Bay时,还专门下车去找,仍然一无所获。苏菲让我回忆一下可能丢的地方。我想了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顾城故居小路攀爬的时候,从我的风衣口袋丢掉的。苏菲说,也许,我们忘记了带花,该留下点东西做纪念吧。AMY还说,新西兰的新闻说,急流岛这几天都有连续的小地震呢。
 
我们下午坐轮渡回奥克兰,一路上,我们坐在车里,看着天空变幻的云朵,远处的蓝天碧海,说些不着边际的话。AMY说,真的神奇,一整天,就在那个时刻,下了那么几点雨滴。我说到,许多朋友都挺关心顾城和谢烨的儿子小木耳的。苏菲说大家可以放心,木耳长得像当地的毛利人那样壮实,人也十分聪明,当年顾家和谢家虽然没有通过官司赢得木耳的监护权利,但也许是血缘的关系吧,前一两年,他自己找到他的姑姑那里,现在和顾乡在一起了。但据说,他不愿意人们谈论他父母的事情。
 
回来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度无法写下去,也许让我感怀的东西太多,我有点紧张,有点头晕,也许还有些激动吧。如果不是眼见为实,我对某些事还是难以相信的,实地看过了,也就破除了一些谬传。最后,我还想说个巧合的事。这次去急流岛,原先定的日期是12月3日周六这天。后来,我考虑到,这天还有工作,建议推迟一天,说周日好,挣钱娱乐两不误。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我突然醒悟,顾城故居的信箱号码,就是“124”,你说巧合和神奇吧?
 
                                                     2005-12-4/奥克兰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林中的故居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掩在林中的信箱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废弃在私家车道上的小汽车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林中的故居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故居二楼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故居一楼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二楼露台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从露台远眺大海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掩在林间的门牌信箱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独缺124门牌的路口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邻居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故居坡上远眺大海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坡下海边纪念椅
 
谢宏--顾城故居图文 <wbr>/ <wbr>丹妮忆顾城
 
激流岛地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