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原穴一说
肺,
出少商为井,流于鱼际为营,注于大泉为俞,过于列缺为原,行于经渠为经,人于尺泽为合。
心,
出少冲为井,流于少府为营,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理为原,行于灵道为经,人于少海为合。
心包。出中冲为井。流于劳宫为营。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原,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
大肠。出商阳为井。流于二间为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
三焦,出关冲为井。流于腋门为营。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原。行于支沟为经,入于天井为合。
小肠。出少泽为井。流于前谷为营。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骨为原。行于阳谷为经,入于少海为合。
足三阳三阴穴流注者。
胃。
出厉兑为井。流于内庭为营。注于陷谷为俞。过于冲阳为原。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
胆。
出窍阴为井。流于侠溪为营。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虚为原。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
膀胱。出至阴为井。流于通谷为营。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谷为原。行于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
脾。
出隐白为井。流于大都为营。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原。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
肝。
出大敦为井。流于行间为营。注于大冲为俞。过于中封为原。行于中都为经,入于曲泉为合。
肾。
出涌泉为井。流于然谷为营。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原。行于复溜为经,入于阴谷为合。
阳经原穴同于《内经》,但阴经原穴却多数是络穴和一个经穴、郄穴。
此说最早见于《千金方》,后在《太平圣惠方》、《铜人针灸经》等载有此说,后人应用不广,故而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