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5:印度历史电影《凯萨里》--萨拉加希21勇士

标签:
情感军事 |

9世纪初,锡克教王公兰吉特·辛格将阿富汗人从印度西北部驱逐,并在此地建立了锡克教政权。从那时起,阿富汗王子就一直在跟锡克教徒作对,企图再次占领印度这一地区。
兰吉特王公死后,英国人占领这块土地,成为继莫卧儿帝国之后的殖民者。为了防止阿富汗人,英国人在此修建了要塞,加强对次地域的控制权。阿富汗王子请“毛拉”(穆斯林圣贤)去挑拨帕坦人,要其发动圣战跟英国人作对,夺回印度西北部的控制权。英国人损失惨重,认为只有锡克教教徒才能驱逐阿富汗人,于是招募许多锡克教徒成为英属士兵,命令其驻守在各要塞之中。
1890年,第36锡克教团驻扎在沙门山脉中建造的三座要塞中,其中一座要塞名为萨拉加希,这是以锡克教神命名的要塞,尽管驻守官兵只有21人,连同厨师总共22人,却在此阻击了上万名帕坦人,没有一个人逃跑,更没有一个人胆怯……
锡克教徒头戴头巾,他们不剃发,在他们的教义中要求男女平等,教徒之间互相关爱,不说谎、不自大,但必须勇敢。尽管人口不多,他们却担负了印度70%的粮食供应。锡克教徒非常善战,男子的名字全部有“辛格”,这是狮子的意思,意为锡克教徒如狮子一样勇敢。
1897年,锡克教下级军官伊沙·辛格因冒犯英国长官被调遣至萨拉加希要塞,成为第36锡克教团20名士兵和一名厨子的长官。
伊沙·辛格对士兵赏罚分明,要求其必须保持军人的仪表,并且不能因英国人蛮横而向其低头,而是应该保持锡克教徒的荣誉和尊严。
在驻守要塞三个月后,1897年9月12日凌晨6点多,帕坦人各部集结一万多勇士围攻萨拉加希,并切断附近两个要塞的救援路线。萨拉加希成为孤城,21人VS10000人,这绝对是场不现实的战斗。
伊沙·辛格要求士兵自己选择,如果有人怯战,可以逃走,但士兵们无一惧怕,他们要用锡克教徒的荣誉作战,要让英国佬和阿富汗人知道,锡克教徒是狮子战士,绝不会因敌人众多,而吓得逃之夭夭。
附近两个要塞因为救援线路被切断,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萨拉加希要塞独自作战,而无能为力。离此最近的英国部队,最快也要转天才能赶到。因此,萨拉加希要塞的21名士兵必须要狙击帕坦人一天一夜,才能等到救援部队的到来。
上午9点,帕坦人发动了第一次进攻,第36锡克教团20名士兵在长官伊沙·辛格的指挥下登上要塞高墙,凭借制高点射击进犯之敌。时至11:30分,他们阻挡了第一轮进攻,击毙200多名帕坦人,除一名锡克教士兵中枪身亡外,剩余20人毫发无损。
中午12点左右,帕坦人三位首领亲自前往萨拉加希要塞城下,要求伊沙·辛格出来谈判。帕坦人开出条件,只要放弃抵抗,可以保证剩余20人不死,但遭到伊沙·辛格厉声拒绝。他不会有任何妥协,要么帕坦人自己撤走,要么攻破城池将所有人杀死,除此之外,其余免谈。
双方各自回去后,于12:40分,帕坦人发动了第二轮进攻。这一次,他们利用人海战术,高喊圣战口号拼命往前冲,活人将死人堆在要塞城墙下,企图搭建一座“人山”,但几次未果。时至14:00左右,第36锡克教团只剩下13人,7人在帕坦人的攻击中丧生。
到了16:20分时,锡克教团已经打光了所有子弹,只有包括伊沙·辛格在内的5人生还。16:30分,城墙被炸开,帕坦人冲进要塞之中,双方展开肉搏战,伊沙·辛格手持弯刀砍杀十几个帕坦人后,被帕坦人杀死。帕坦人企图将他用藏红花染红的头巾摘掉,以此来羞辱他,但遭到帕坦首领的反对,他下令帕坦人可以拿走一切,但绝对不许动锡克教徒的头巾,这是他们的荣誉,尽管他们是自己的对手,但必须要尊敬他们。
至此,第36锡克教团除了19岁的信号兵古穆克·辛格之外,其余人全部牺牲。古穆克·辛格没有投降,他在瞭望塔上继续射击,帕坦人点燃了瞭望塔,全身着火的古穆克·辛格从瞭望塔走出,高喊锡克教神灵的名字,烧死在帕坦人面前。
附近两个要塞的英军和锡克教徒,对着萨拉加希要塞方向敬军礼,表示对21名勇敢军人的敬重和哀悼。
事后,第36锡克教团21名士兵全部被授予印度荣誉勋章,不久后,英国政府再次为21人追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议会为其举行追悼会,并且全体默哀两分钟,悼念这些无畏战士。为纪念殉道者,英国人出资建造了两个偈师所,至今,每年任由成千上万人来此参观,追悼其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