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区,不算是旅游区域,应该说是当地人生活娱乐更多的地方,每天有无数的伊斯坦布尔人,乘船往返欧洲区与亚洲区之间。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最后一天,也是整个行程的最后一天,准备前往亚洲区看看。
我图省事切了网上的地图。左下角是老城区,上面是新城区,右边的区域就是亚洲区了。
路线就是从老城区的Eminonu码头,乘渡轮前往亚洲区于斯屈达尔Uskudar。来伊斯坦布尔的人,一定要去亚洲区看看,因为在那里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伊斯坦布尔,一个不同于旅游场所的伊斯坦布尔。而且,就像我当初说过的,土耳其不是欧洲,它其实就是亚洲。

仍然是昨天来此乘船的码头,直接在机器上自助充值刷卡就能上船了,就是普通的交通票价,单程1.2里拉。

侯船室

前往亚洲区的渡轮


船行在博斯布鲁斯海峡间,对岸新城区墙上有意思的物理公式


海峡中的少女塔,据说有2500年的历史

到亚洲区很快


渡轮渐渐靠近码头,我决定下船走一圈


出了码头。这里没有什么宏伟壮观的清真寺,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街道上穿梭而过的汽车,混搭风格的建筑,提示着我,这里已经不再是欧洲。



这里属于伊斯坦布尔当地人的生活区域,基本上没什么旅游景点,街道上甚至看不到什么东方人的面孔

加拉塔萨雷球迷商店

这里的街道,建筑甚至是气场,果然和欧洲区、新城区都迥然不同。



亚洲区的市场







街头的“医生",在给路人做体检


感觉亚洲区还是有点乱,决定乘船返回。在伊斯坦布尔,ATM机特别多,码头长长的一排


亚洲区的候船厅



扬帆起航,渡轮向着老城区方向驶去,终于又回欧洲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下船时候乐极生悲,挂在肩头的相机大头朝下摔在了地上。万幸的是只摔坏了前面的UV镜,不影响正常拍照。但是UV镜的金属圈嵌进了镜头里一点,只能把UV镜片破坏性弄碎……虚惊一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