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2016-01-08 18:20:06)
标签: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旅行

圣索菲亚大教堂

分类: 安纳托利亚其记-2015

       公元1453年5月底的一个夜晚,所有的君士坦丁堡居民都聚集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焦急,恐惧,无助,写满了每个人的脸庞。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拜占庭帝国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只要皓月当空,君士坦丁堡便不会陷落。但似乎是天意所为,月全食不期而至。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当时,城内的居民只剩下了几千人,无论是来自意大利还是来自希腊,无论是信奉天主教还是东正教,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聚集在一起做最后的弥撒,两种宗教自分裂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冰释前嫌。

       拜占庭帝国最后两百年的历史,其实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但古罗马人自古以来流淌着战斗的血液,即便默罕默德二世架起重炮攻城,他们也能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夜之间把城墙加固。奥斯曼帝国围城的最后几个月,君士坦丁堡似乎重现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若非默罕默德二世的盘外招,世界历史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无从得知那天晚上究竟都发生了什么,也更不知晓君士坦丁十一世本人那天晚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一切已经不再重要,因为翌日凌晨,奥斯曼军团发起了总攻。也就是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默罕默德二世率领的军队攻陷。

 

       屠城。

 

       在历史学家眼里,1453年是黑暗的中世纪结束的标志,基督教势力走向衰落,西方升起了文明的曙光。然而,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静静地守候在了那里九百年。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圣索菲亚大教堂(Aya Sofia),与蓝色清真寺相距不足百米,二者在老城区遥遥相望。可以说它是拜占庭时期建筑登峰造极的典范,始建于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期的325年,因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Sofia)而命名,后毁损于战乱,公元532年,正值拜占庭帝国处于鼎盛时期,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在原来教堂的废墟上重建了这座教堂,动用了来自黑海,小亚细亚,叙利亚甚至是埃及地区的建筑材料,历时仅五年便建成。如此伟大的建筑,使得查士丁尼在踏入教堂时高呼:所罗门王,我已超越了你!

       可以说它是拜占庭帝国建筑的典范之作,长期以来建筑学中,方形建筑上搭建穹顶一直是个难题,重点在于如何分担穹顶向下的压力。教堂采用的办法,是在方形墙体上建造起拱形券,四角各造一个三角形的球面,延伸到顶部汇合,就是个圆形轮廓,再在上面放置圆形穹顶。三角形的球面名为“帆拱”,很好地起到了支撑和分散平衡受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受力平衡,穹顶四面又加了半球形的小穹顶,一层层分摊巨大的圆顶的压力,这样就解决了建筑中“化圆为方”的难题。

       巨大的穹顶直径达33米,离地54.8米,1500年以前,能够建造起如此宏伟的建筑,恐怕当时只有罗马的万神殿能与之媲美,可以说它是改变了世界建筑史的拜占庭建筑典范。在1519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建成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我也不懂建筑,从网上找了一张教堂的剖面图。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可惜的是,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默罕默德二世终于走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年轻孤傲的帝王怎能允许异教的存在?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的壁画都用灰浆遮住,所有基督像也被搬出,甚至是毁坏,并将大教堂改造成为清真寺,在四周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1935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博物馆,对游客开放。

        圣索菲亚大教堂深刻影响了伊斯坦布尔后来的许多建筑,尤其是它对面的蓝色清真寺。同样万幸的也是默罕默德二世并未彻底毁坏它的主体建筑,因此,它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不仅仅是罗马时期基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后来的清真寺,在里面可以同时看到基督教的马赛克壁画,也能看到伊斯兰教风格的文字装饰。既有圣母圣子的画像,也有伊斯兰的书法,两者竟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丝毫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也许,这同样也是伊斯坦布尔的魅力吧。

 

        我伊斯坦布尔之旅的第一天,圣索菲亚大教堂便成了这一天的最后一站。赶在下午关门前来此,目的是为了避开上午长长的参观队伍。门票30里拉,可以使用博物馆通卡,入内还要过安检。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同样,教堂内只有这样的地图,没有纸质的导览图。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入口经过一个小的庭院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门口的石棺。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数位苏丹的陵墓都安置在了大教堂里。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高大的前厅,以及顶部的马赛克壁画,是拜占庭帝国时期遗留下来的。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右侧门楣的上方,是公元9世纪的镶嵌画,绘制的是耶稣基督的像,匍匐在地的可能是里奥无视或是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七世,基督手拿一本书籍,写道:和平与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肩膀两侧分别是圣母玛利亚和天使加百利。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不知道这个阻碍视线的脚手架存在多久了,但它确实很煞风景,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教堂的宏伟。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站在教堂中央,向上仰视,高高的穹顶,没有一根柱子支撑,伊斯兰教文字的上方,就是马赛克壁画,这两种水火不相容的宗教在此并存,也堪称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奇景了吧。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在穹顶的三角形帆拱结构里,还镶嵌有马赛克的画作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帆拱下方写有“默罕默德”的阿拉伯文字大圆盘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这是指向麦加方向的圣龛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而这里是作为清真寺时,神圣的壁龛和讲坛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帆拱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赶在闭馆前来此的好处就是没有了嘈杂的游客,可以静下心来体会这座伟大的建筑。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教堂内的喷泉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直到闭馆,被工作人员“请”了出去。出口的走廊同样也有马赛克镶嵌画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这里还能看出来伊斯兰建筑覆盖了的拜占庭艺术。这里的大门是当时拜占庭帝王时期进出所用,这幅壁画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幅: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耶稣,右边的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君士坦丁堡城市模型,左边的查士丁尼国王手捧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分列两侧。

       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晚年受洗成为第一位皈依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奠基人,但同时他也将希腊哲学学派视为异教,进行了极端打压。这两位君主的功过是非,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究竟孰功孰过,都只能任后人评说了。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卓越,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除了万神殿,就只有圣索菲亚大教堂了。它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代表了不同宗教间的并存,也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包容多元化城市的最好代表。

 

安纳托利亚其记(27)——一曲挽歌,圣索菲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