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脑子里还有印象,没整理照片之前先开一篇。土耳其没你们想的那么混乱,但是确实也没我想的那么好。
如果要我说,土耳其绝对值得一去,但在我已经去过的20+国家里,她绝对排不上前三名,甚至连前五名都排不上(别问我第一名是谁,永远的意大利,没有之一)。

土耳其可能更适合刚刚走出亚洲或者是刚去过欧洲的人去玩,没怎么看过地中海,也没怎么看过欧洲建筑,可能更合适些。例如我看过了阿尔罕布拉宫再看老皇宫,感觉完全粗制滥造;看过了尼斯的海再看这边的海,完全没感觉。毕竟她位于欧亚之间,综合了两大洲的优缺点,而且旅游业发展的很成熟。
只不过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以一种疯狂的节奏去了五次法国、三次德国、两次意大利、两次西班牙……哥特式教堂古希腊雕塑都看烦了突然看一个土耳其……我心理落差有点大,大到我险些改机票提前中断行程回家,而且还是在安卡拉爆炸发生之前产生的念头。
安卡拉爆炸之后,我反而安定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我并不害怕爆炸,赶上爆炸的几率可能跟飞机失事差不太多。只不过在去伊斯坦布尔独立大街(就是前几个月总闹游行见着华人模样的就打的那条街)那天,提前先了解了一下是否安定,然后那天穿的是牛仔裤平底鞋轻装上阵,一旦有事能跑多快跑多快……所以说坚持锻炼很重要。
除了伊斯坦布尔之外,其他的中小城市有点像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但总体又似乎比二三线城市好些。这点同欧美迥然不同,欧美国家都是小城市美的一塌糊涂,大城市鱼龙混杂。我第一站是卡帕多西亚,这个和祖国大西北差不多的丘陵地带很好地激发了我的洁癖,第一天晚上回去第一件事是洗裤子,这地方如果下雨就是一身泥,没下雨就是半身土。后来一路往下走,到了坐滑翔伞的费特希耶、棉花堡的帕姆卡莱、以及最接近希腊海域的地中海小城博德鲁姆……所有问题就一一凸显: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汽车不让行人,司机开车接打电话,不系安全带,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几乎所有的小巴(市区内的shuttle
bus)都是招手就停,开着门就走了。我看着它们绝尘而去的身影,脑子里总飘出一句话“里边走,有大座儿”!
作为一个重度强迫(癌)症晚期患者,我实在忍不了了,连累带吓,以至于中途情绪崩溃了一次半。
应该说不是土耳其的问题,可能是我事儿太多了。要不就是我总拿她和欧洲比,可是我忘了她不是欧洲,政治意义上她是欧洲,实际上她只有一点点领土在欧洲,伊斯坦布尔还是两半儿的。
举个栗子:我曾经在佛罗伦萨搭过当地人的摩托,晚上带着我在古城里风驰电掣,但意大利人再被称为“欧洲的中国人”,他们骑摩托时候也都戴着头盔,无论驾驶者还是乘车人,反正没头盔我肯定不坐。
但在我到达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之后,我和所有来过这里的人一样爱上了这座七丘之城,一道气势磅礴的博斯布鲁斯海峡分隔开了亚洲与欧洲,连接起了黑海与马尔马拉海。难怪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城市,一种是伊斯坦布尔,一种不是。别处千城一面,这里一城千面。
交通:传说中的大巴确实靠谱,有数家大巴公司在运营,基本上不用提前买票随买随走还能改时间,车上有吃有喝并且干净。但土耳其不是个适合自驾的地方,高速路并不发达,所以我也没开车。
费用:便宜。比欧洲便宜不少,一趟半个月我花费一万人民币,没住青旅没当沙发客(土耳其还是小心为妙),其中有五千是北京飞过去的机票,费用还包括了滑翔伞热气球各一次。超市的矿泉水合人民币一块一瓶,当然如果你非要喝依云,住五星级酒店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饮食:所有遇见的国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谁再说土耳其是美食大国我弄死他!
不知道是不是穆斯林国家饮食略单一,我这样“有吃吃的下没吃抗的住”的人到后面也扛不住了,宁可啃苹果也不想再吃干巴巴的烤肉,跑了这么多国家我头一次受不了。而土耳其的甜点,简直是没糖尿病也能吃出来糖尿病,腻的要死人。我倒是问过当地人,为啥土耳其这么多甜点,年轻姑娘身材还这么曼妙,他们说当地人很注重运动……
瞎扯,我见天儿泡健身房照样得戒糖!
足球:土耳其人对于足球的狂热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此行恰逢欧洲杯预选赛,一场波兰VS爱尔兰的比赛,酒吧里也是人满为患,反正这比赛我不看。旅途中和当地人谈论足球永远是迅速拉近距离的方法之一,如果能说出一两支队伍或是球员的名字他们会非常高兴,似乎在其他小城市费内巴切的球迷更多些。另外还有人得知我从中国来,提到了2002年世界杯的那场小组赛,越聊我越不好意思,我只能恭维说:土耳其足球挺好的,对方说:中国足球也不错。见我愕然,马上说:女足。
没有这么聊天儿的!
还有人更讨厌,闲谈中似乎提到了一个词——伊斯坦布尔之夜。
破鼓万人捶是吗????
购物:我一个买东西直去直回的人别问我这个问题……我购物的标准不是便宜与否,而是我需不需要。
另外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土耳其人对于亚洲女性,尤其是单身女性确实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各种搭讪,以小城市更甚,到了伊斯坦布尔,当地人种混杂,见的多了,也没什么人理我了。我来之前就有朋友提示我说,如果女性走在街上,会有人直接问:你需不需要丈夫?我碰见的最离谱的是那次我走在前往以弗所的路上,两侧是丘陵和农田,从后面过来一个骑摩托的人,自称是以弗所工作人员,问我想不想和他去旁边田里relax一下,而且说的很直接了当——sex
田震这么刺激的事我还没想过……活脱一出土耳其版的红高粱是吗?
我直接说No,然后他走了……其实我也一身冷汗,但是前人的经验和我自己的经验是:任何情况下坚持No都是能有很大作用的……之前还碰见个小哥们问我想不想kiss,直接No掉了……大白天的,反正我晚上也不去偏僻的地方,到后来我就满世界装日本人韩国人,再后来有人跟我搭讪我各种语言一概装听不懂……
难民潮:有难民,但是不多,拖家带口举个小牌牌写着“来自叙利亚,请帮助我”,路边一蹲,跟过路的人说“money”,你不理他他也不理你,没什么危险。就跟各大城市到处都有流浪的人一样,地上写个字“我家发大水房屋被冲毁……”。我要是难民我也不在土耳其,我也去德国
不得不说的是:土耳其人太精明了,旅途中各种大小陷阱无处不在,连我也差点上当,一路上不得不将警惕性调至最高级。当然他们的“陷阱”也都是各个国家同样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我去小店买邮票,他告诉我邮局今天明天都关门,邮局2.8里拉一张的邮票,他这里卖4里拉一张。我往前走几步就是邮局,根本没关门。
总体土耳其人还是很热情好客的,只不过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我们略微有些无法接受,在街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绝对有人伸手帮忙。在当地乘巴士时候,提着箱子上车,马上车上的乘客就起身帮忙搭把手,无论男女。在伊斯坦布尔看到有人摔到了,马上周围的人就都去扶。
另外,这两年太多的国人涌入了土耳其,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同时,也会带去一些其他的东西吧。还是那话,要去赶紧去。
我想我还是会去土耳其,只不过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