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去巴黎,我都会推荐一个地方——加尼叶歌剧院。因为那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也有人说这里就像一个装满珠宝的首饰盒。这个大厅想必不会陌生,在巴黎这座时尚之都,许多奢侈品展示会都在这里举办过新品发布会。
7月21日是我在巴黎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应该去哪儿呢?应该属于“查缺补漏”的悠闲游。为了好好利用时间,我决定来巴黎歌剧院补上之前没能看到的那个大厅(上次这个大厅因举办宴会没能对外开放),我太爱她的富丽堂皇了。歌剧院10点开门,我早上起了个大早,先去了巴黎圣母院补了几张片子,圣母院8点就开门,就算是旅游旺季,赶开门第一拨进去也没人。上次来巴黎时候,我已经详细地写了圣母院的图文,而且当时还是圣母院850年的特殊纪念。
重新补加尼叶歌剧院的介绍:
巴黎歌剧院,全名为加尼叶歌剧院(Opera Garnier),以建筑师沙尔勒·加尼叶(Charles
Garnier,1825-1898)的姓氏命名,位于巴黎第9区,毗邻著名的老佛爷百货
从地铁Opera站上来,就是歌剧院的正门。上次冬天来巴黎,已经将歌剧院里里外外看了个遍,而且淡季人少,看的更透彻踏实。2013年有关歌剧院的博客:巴黎歌剧院

大写字母“N”和“E”,N代表拿破仑,E代表皇帝,但另外一种说法是N代表拿破仑三世,E代表他的情人,歌剧院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在歌剧院背面有建筑师加尼叶的塑像,这位建筑师据说相当高调自恋,所以他把自己的塑像放在他的作品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入口处设计成为坡道是为了让国王的马车可以直接上去,下车就进入国王专用的包厢。
歌剧院涨钱了……我当年来的时候9欧,现在已经11欧了。入口处的巨型穿衣镜,是为了让人们在听格局前,在这里好整理衣服。
歌剧院是建造在一个小湖泊之上的,地下有暗河,据说可以表演一些与水有关的内容的歌舞剧。
楼梯的底部,精美的花纹一成不变。
歌剧院的设计完全对称,灯柱、楼梯、栏杆,都遵循了这一原则。来到这里,唯一要做的,就是抬头往上看。她的奢华超过了想象,说到设计,还有个小故事,当时拿破仑三世的情人欧也妮不喜欢这个设计风格,她说“这既不是希腊风格,也不是路易十六风格,更不是文艺复兴风格,简直就是毫无风格!”
加尼叶却说:尊敬的皇后陛下,您说的对,这些风格都已经过时了,如今是拿破仑三世的世界,我们要设计的就是拿破仑三世的风格!
他确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以巴洛克风格为基础,加以华丽的装饰。
台阶对着门口的两尊女神像,分别代表了悲剧和喜剧。
台阶拐弯处是两座对称的擎灯女神像
几乎每一个阳台都放置有一对身着华贵礼服的人偶
加尼叶到底是不是为了讨好皇帝和皇后,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这座歌剧院中,确实运用了一切能够运用到的奢华设计,甚至让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1861年的建筑物。
正对着楼梯的大阳台是看全景的好地方
前休息厅。
天顶用了无数的镶嵌画,因为加尼叶认为意大利的马赛克画是古典艺术的精华,歌剧院内就用了无数的马赛克画和雕塑
没敢耽误时间直奔大厅,待会儿人多了就不好看了。
忘了说了,里拉竖琴,在加尼叶歌剧院中的装饰也是随处可见。
网络上是这样介绍里拉竖琴的:
里拉竖琴是一种七弦琴,在古希腊神话中,它是由众神使者、宙斯之子赫尔墨斯把琴弦缠绕在乌龟壳上制成。后来,赫尔墨斯把琴赠给太阳神阿波罗,阿波罗又把琴赠给了他的儿子—俄尔甫斯(Orpheus),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琴师。俄耳甫斯的琴声可使忧伤的人们忘忧,使高兴的人们更加快乐,使劳动的人们力量无穷,使奔腾的大河停流,使静止的山峦趋步,使凶顽的猛兽驯服,使沉默的树木与石头开口……只要他一开始弹奏七弦琴,万物都会静静地聆听并为他美妙的琴声所打动。俄耳甫斯的竖琴后来变为天空中的天琴座
就像中国古代的匠人会把自己的名字暗刻在壶内一样,加尼叶也把自己和夫人设计到了歌剧院内,远处尽头这个头像就是他的夫人。
他不但自恋,而且大胆。
这一边头像是加尼叶本人
歌剧院外正门的回廊,从这里看出去,周围都是著名的购物商圈
歌剧院的大剧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