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的重建理念之一,就是建造各种“奇形怪状”的有特点的建筑物,所有建筑不能重复,且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再以荷兰人天马行空的风格,鹿特丹便随处可见超乎人所想象的各种新奇前卫建筑,方块屋(Cube
House)就是这些建筑中最为著名的一处。
方块屋建于1984年,由建筑师皮埃特·布罗姆(Piet
Blom)所设计,38个相同的立方体互相连接,倾斜45度,内部有旅舍、商店等(http://www.cubehouse.nl/)而我幸运的订到了位于方块屋中的青旅Stayokay
Hostel,在这里住了一晚,且和同屋室友相谈甚欢,成为了我此行最难忘的回忆。
我订的是4人女生宿舍,一晚上31.2欧含早餐。Stayokay是一家连锁青旅,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少旅舍。鹿特丹方块屋Stayokay网址:http://www.stayokay.com/en/hostel/rotterdam
在外面看的时候,就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住青旅,虽然已经出去玩了很多次,也跑了很多地方,都是自己一个人订单人间,觉得还是自己有个空间更自由,且无论是对于安全还是休息舒适度,单人间总要比几个人合住的房间好的多。而且订到合适的单人间也比青旅贵不了多少,但我也愿意把青旅作为一种体验,事实证明,这次的体验非常成功。
三层,第一层是公共区域。
check
in时候会领到房卡,退房时候要把绿色的这张纸放到枕头下。
不过,房间里的空间却不大,也是由于方块屋特定的房间造型,青旅大多都要自己整理床铺,床单和枕套也都要自己装。
屋里有洗手池、卫生间和浴室,虽然略微有些简陋,但是不用出去,也比较方便了。
从屋里就能看见老港口。
晚上还有晚餐,具体价格我不太记得了,好像是12-15欧一个人自助,就是老外这吃的实在吃不惯。
我在前往小孩堤坝的路上,偶遇了一名来自台北的女孩,和我年龄相仿佛,没想到俩人一聊,居然都订了方块屋里的青旅,而且更巧的是,居然住同一个房间!也许是安排住宿的人会将相同语言(类似语言)的安排在一起,便于交流吧,我们俩一开始还都担心过其他三个人互相认识,就一个人孤零零的就难过了,这下所有的担忧看来都是多余的。
因为鹿特丹天气太冷,我们俩索性晚上就没出去,在屋里拿出各自买的食品,边吃边聊,这一晚上从北京聊到台北,各种话题都聊了个遍,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旅途中各自遇到的美景、所喜爱的体育、影视、两岸交往关系、台北房价、北京烤鸭……
我们俩聊完了,同屋的另外两人也回来了,是一对来自印尼的母女,听说我们俩都是自己出来玩,跟我们说如果去印尼千万不要独行,女孩去那边玩独行比较危险,留了联系方式,将来说不定去印尼时候找她们。
于是,我后悔只在方块屋住一晚了,5月1日早上,我就要继续北上至海牙了。方块屋旁边就是Blaak火车站,从这里可以直接乘车前往海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