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尔卡松城堡里,还有一座“堡中之堡”,这就是建于1150年特朗卡维尔(Trencavel)王朝的伯爵堡(Chateau
Comtal),它才是整个城堡的核心要塞,也是战争时指挥作战的“大本营”。
进入伯爵堡要收门票,8.5欧元,通过一座石桥与外界相连。

进入伯爵堡的庭院,仰头可看到上方的走廊和用于瞭望的塔楼。


在伯爵堡里,可以拿到有关整个中心城堡的中文介绍,详细地介绍了整个防御工事的组成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作用。


城楼上有用于瞭望和向外射箭的窗孔。



城堡内还有示意图,精细地绘制出了城堡的内部结构,以及在有敌人入侵时的防御措施。


从伯爵堡内部,可以登上城墙,俯瞰卡尔卡松新城。但或许是冥冥之中伯爵堡为了显示它千年所经的风雨,也或许是糟糕运气再次降临到我的头上,上午出门时还晴朗的天气,在我进入伯爵堡后风云突变,小雨竟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等我上了城墙,不仅雨没有停,在普罗旺斯曾经历了的“密斯脱拉风”又追着我到了卡尔卡松,一时间风雨交加,加之城堡在山上,更加助了风力,吹的我只能在城楼里一避风雨。


正在我懊恼的避雨时,突然看见了这样一个令我感动的画面:一对外国夫妇每人背着一个大背包,不顾外面的风雨在城墙上看景,女的胸前还背着一个婴儿,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孩跟着,小孩爬台阶还要手脚并用,可父母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莫非是碰上那种走一路生一路的一家子背包客了?

拍第二张照片的时候,小孩极其配合的还回了一下头。


好在风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趁雨住了的时候,赶快到城墙上又往前走了些。如此宏伟的景色,不愧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即使是今天看去,城墙依然固若金汤。

城楼内部顶层是木质结构。



原本想顺着城墙继续往前走,怎奈风实在太大,吹的人无法站立,只得退回了城堡内,毕竟城堡里还窝风些。



城堡内部的房间,现在已经是一座小型的博物馆,记录着城堡的历史变迁,还收藏了城堡的历代统治者的一些遗留下来的文物。


上面的走廊是可以上去的。

里面有卡尔卡松城堡的沙盘模型,可以看到伯爵堡的面积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从这张可以看出来,整个城堡,就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


这是攻打和防御的示意图。



数百年前木质结构的走廊,如今仍保存的如此完好,不得不令人感叹。

或许是老天爷偏偏同我作怪,当我走出伯爵堡的时候,却也是风住雨消,同城堡的门口一位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检票女士有一搭无一搭地用英语聊天,突然,她一字一句地说:“我-是-法-国-人,你-是-中-国-人”。
我当时惊的下巴差点脱臼。
她笑了:我当年在上大学时候学的中文,可惜现在只记得这些了。
我赶忙说:不不不,你已经非常好了。
真没想到,在卡尔卡松,还能碰见一位会中文的法国人。
攀谈中得知,她没有来过中国,但她想来,甚至想去四川看大熊猫,她说她知道只有中国有熊猫。
我被风雨搞的不愉快的心情一扫而光。
或许是我太激动太意外,在回国后我才发现,我竟然忘记同她合影,或是留下一张她的照片。
但她说中文时候的笑容,至今仍然会在我脑海中浮现。
旅行就是这样,真正留给我最深刻记忆的,往往是那些旅途中遇见的人和事。
而这张照片,就是她给我拍的。

看时间不早了,便往山下走,因为早上已经退了房,傍晚就要离开卡尔卡松了。返回hotel的路上,又路过那座奥得河上的老桥,这里是可以遥望城堡最好的地点。只可惜这天天公不太作美。



但如此肃杀的天气,却让这座古堡平添了几分沧桑感,令人油然而生几分敬畏之情,不由得赞叹这伟大的工程。
如今的卡尔卡松,再也没有战争,只有和我一样的游客们,追寻到此,拜访这个跨越千年的传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