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又名埃兹村,既然都已经叫“村”了,其面积可见一斑。村子只有一条主路Rue
Principale,虽说曲折如迷宫,但也因为实在太小了,想迷路也不那么容易。看过了金山羊城堡酒店和几处艺术家的工作室,便前往山顶植物园。

埃兹之所以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因为它是蔚蓝海岸沿线最佳的观景台。而位于观景台之巅的,却是一座城堡废墟。如今的残垣断壁见证了1709年路易十四的军队捣毁城堡的“暴行”,1949年,园艺家金嘎斯多(Jean
Gastaud)别出心裁地将城堡废墟设计成为“异国植物园”(Jardin Exotique
d'Eze),如今这里不仅能观赏到各种异国植物,如龙舌兰、芦荟、仙人掌等,还能远眺整个法国南海岸最秀丽的轮廓。
植物园门票6欧元(持有蔚蓝海岸一卡通免费)。网址:www.jardinez.com

进入植物园伊始,果然和埃兹村中的感觉大相径庭。



法国雕塑家让·菲利普·理查德(Jean·Philippe·Richard)用他灵巧的双手,塑造了数位女性雕像,放置在植物园里,日夜与这里的植物相伴。
入口处这位怀孕的女性雕像,是生育之神——艾西斯(Isis),是古埃及的母性和生育之神,也是九神之一和水手的守护神。

植物园里同样有一幅完整的埃兹地图,和在information中心拿到的一样,标出了埃兹村各个重点位置。

埃兹所在的地区的全名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蔚蓝海岸)大区”,蔚蓝海岸(Cote
d'Azur)得名于出生于第戎的史蒂芬妮(Stephen Liegeard)在188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La Cote
d'azur》,从那时起蓝色海岸的叫法便流传至今。这座雕像背后就是蔚蓝海岸,她也是埃兹山顶植物园出镜率最高的一位女性,可是,难道真是我的人品问题么,为神马我今天看见的蔚蓝海岸是灰蒙蒙的……


临海悬挂着法国国旗的房子是埃兹城堡(Chateau
Eze),1923-1953年的30年间,这里是瑞典威廉王子的故居,现在已改造为豪华酒店,每年有不少名人慕名而来在这里下榻。
1920年,威廉王子跟随他的父亲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Gustaf
V,1858-1950)游览埃兹村,美丽的海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3年后,他买下了这处房屋并命名为“埃兹城堡”,之后皇室多位成员都来到这里游览,1953年又将其出售。
埃兹相比较尼斯更接近意大利,因此埃兹附近也有不少建筑带有意式风情。海中远处若隐若现的那座岛屿上,有金融界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詹姆斯·梅耶(James
Mayer Rothschild,1792-1868)的孙女夏洛特(Charlotte Beatrice de
Rothschild,1864-1934)所建造的意大利风格的别墅。


从海拔429米的埃兹山顶,远眺山下的海湾,以及上午坐车上山路过的公路和铁路。仔细看还能看到海湾里停泊的游艇。

这边看下去,可以看到来时乘公交车下车的车站,红色轿车旁边被树挡住一部分的车站,就是去摩纳哥的112路公交站。

山顶的城堡废墟。



雕塑家用他灵巧的双手,为这些无生命的雕像赋予了神韵,使她们看上去从容淡定,栩栩如生。雕像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日夜守护着城堡。




山顶上还有一幅全景图。



从最高处俯拍整个植物园和蓝色海岸(就是中午时分雾气太大,拍不出碧海蓝天的美感)

原想在山顶多等一会儿看看会不会出太阳,怎奈埃兹山顶风实在太大,只得匆匆下山。这植物园6欧的门票实在不太值,想起进植物园时遇见北京去的那小两口刚从植物园里出来还对我说“慎重考虑啊”。
埃兹的圣母升天教堂(Eglise Notre-Dame de
l'Assomption),于1764年开始修建,1772年投入使用。


等候112路公交的时候,看到路边有花宫娜(Fragonard)香水的广告,如果有时间,可以在埃兹参观花宫娜香水工厂,看到从提炼,蒸馏直至最后成瓶装精油的整个制作过程。

埃兹村整个面积都不大,一般旅游半天时间足够了,告别埃兹,准备乘14:30的112路公交车前往下一站——摩纳哥。
从埃兹到摩纳哥的112路公交,与所有蔚蓝海岸地区大巴一样,票价1.5欧,上车向司机买票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