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2013-03-08 01:26:36)
标签:

旅游

巴黎

巴黎圣母院

教堂

旅行

分类: 这里是巴黎-2013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1163年。2013年,是她850周年纪念。自2012年12月起,至2013年12月,将举行一系列纪念仪式及庆祝活动。与此同时,巴黎圣母院内外将进行翻修及庆典筹备工程。
       作为巴黎的四大地标之一,圣母院每年参观者约1300万人次,即使进入圣母院参观是免费的,但门口也经常排起长龙,旺季时队伍甚至可以排出西岱岛。
       2月10日,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了圣母院的朝圣之旅。说来也巧,也许是因为周日的缘故,在圣母院内还有幸参观了一场礼拜仪式。
   
        和所有的哥特式教堂一样,圣母院呈拉丁十字平面,全长128米,全宽40米,可容纳9000名信徒。圣母院坐东朝西,东端为圣坛,圣坛后有半圆形的外墙。数根圆柱将内部划分为5个殿,中殿宽12.5米,两侧各有两个侧殿。
        内部并排的两列长柱高达24米,屋顶高35米,抬头仰望,无数的垂直线条似乎直指苍穹,给人以“与上帝对话”的感觉。因此,它也是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巴黎圣母院内,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面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了吧。13世纪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双手拼出世界上最大最美丽的圆形花窗,刻画的是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事情,在18世纪时曾做过修复。据说,二战时期,为防止花窗遭到毁坏,巴黎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将窗户上的每一块玻璃取下,保存在自家地下室。二战结束后再收集起来,居然一块不少!完美地拼凑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彩色玻璃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特点之一,细长的叫做柳叶窗,和圆形花窗一样,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则代表基督的鲜血。中世纪时,识字的教徒不多,当时的能工巧匠们从阿拉伯国家学习到高超的制作玻璃工艺,将彩色玻璃拼凑出一幅幅的圣经故事,从创世纪到末日审判,当时的神职人员便以此传教。教徒们可以通过这一幅幅彩绘故事,体会到耶稣的救赎,感受到天主神圣力量的伟大。而玫瑰花窗的设计,也大大增强了哥特式教堂内部的采光,彻底改变了罗马式教堂内部光线不足的缺点。
 
       上一组北侧和南侧玫瑰花窗的图片,能看出不同吗?
 
        北侧的玫瑰花窗中心画面是怀抱圣婴的圣母,外围簇拥着16位先知,第二圈为32个国王和耶稣基督的祖先,再外围是32名主教和大祭司。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南侧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尖券,尖拱是哥特式教堂永恒的主题。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主祭坛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主殿四周连拱廊上方,为带双层窗户的走廊。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特点便是侧面墙壁大多为柳叶窗,透过这些窗子,一束束阳光可直接射入教堂内。侧殿为几座摆有17-18世纪艺术作品的小礼拜堂。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张是中庭高顶处的镶嵌画,把镜头推进拍到的,怀抱圣婴的圣母像。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主殿可以容纳约1500人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幸运地参观了一场礼拜,以下是一组比较完整的仪式图片。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主祭坛侧方有雕刻着圣经故事的艺术品,以及巴黎圣母院建造的历史图画。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侧殿内的圣母像及小礼拜堂。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所敲响的大钟,至今还挂在圣母院的南侧钟楼之上,又名埃马纽埃尔大钟,北楼上还有一座大钟和8座小钟。为庆祝巴黎圣母院850周年,铸造了9座全新的大钟来替换,目前都陈列在圣母院中殿内供游客参观。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主祭坛上方的大管风琴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从2013年1月起,将对此进行更新和清洗。整个庆典工程共计花费650万欧元,费用全部来自于世界各地教徒的捐助。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圣母院内的纪念币机和出售的各类纪念品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临出门的时候,看见学校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来这里讲课。


这里是巴黎(6)——亲历巴黎圣母院礼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