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池,学名叫做“特莱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因传说在这里许愿可以得到灵验,扔下一枚硬币在池内,便可重返罗马,而得名“许愿池”。
当然,这只是这座永恒之城的一个宣传噱头,我上一次连许愿池都没有来,不也在短短两年半内就重返罗马了么。
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当我从威尼斯广场走到许愿池的时候,我不得不在心里大呼我们上次随团来罗马的时候太犯傻了。当时许愿池和西班牙台阶的游览项目属于自费,我们几个觉得不值就都没有参加,便和导游约好在威尼斯广场前集合。但我们几个拿着地图,还想利用一点点等候的时间趁机去其他地方。最终在“真理之口”和许愿池间选择了前者。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件事太傻了,距离上尽管真理之口离威尼斯广场更近,但那只是一个由于电影《罗马假日》而声名鹊起的井盖,而且,真理之口的教堂外,那排队等候照相的队伍,似乎怎么也排不完。
特莱维喷泉,罗马的母亲泉,不仅是罗马最大的喷泉,也是世界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更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雕塑作品,始建于1732年,历经30年,于1762年完工。喷泉周围始终围绕着投硬币和拍照的游客。


中心的塑像是海神尼普顿,两侧是骑马的半人半鱼海神,分别象征着暴风雨中的大海和风平浪静的大海。海神后的雕塑代表健康和富足。整座雕塑的基座就好似海中一片凌乱的礁石,泉水从海神脚下的缝隙中源源不断地涌出,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上方的四位少女代表四季。



喷泉前有三条路向外延伸,因此得名“特莱维”,即为“三岔路口”的意思。喷泉就修建在一片老建筑之中,从Corso大街穿过一条街巷,目的地赫然出现在眼前。自由行的乐趣之一,便是如此。
第一眼看见许愿池的时候,首先惊叹的不是她的精美,而是她周围永远都那么多的人。图片正中是一座小教堂,想拍许愿池的全景,在教堂门口就是不错的取景地。

喷泉旁卖栗子的商贩。

喷泉斜对着一座小教堂,这是教堂内部。


在教堂门口的台阶上,碰见了一个身背单反的德国哥们,他高超的摄影技术为我留下了这张效果不错的照片。

和他攀谈了几句,他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此时恰逢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我便告诉他我去年去了慕尼黑啤酒节,还问他为什么这段时间没有在德国喝啤酒,他耸耸肩回答说:我就是德国人,啤酒节我去过很多次了。
……也是。
罗马这支离破碎的行程中,许愿池我一共去了两次。第一次是9月28日白天去的,面对着人满为患的喷泉,甚至几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拍照。我去的时候也不太凑巧,喷泉的一部分被遮起来维修了,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第二次来到许愿池,是10月11日晚上。那天,是我的生日,已经在梵蒂冈整整转了一个白天的我,晚上博物馆和教堂都已经关门了,又不想太早回hotel,便突然想到了许愿池。对,生日在这里许个心愿!
许愿池周边晚上比白天还要热闹,四周遍布商铺、酒吧和餐厅。 
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周围有多少人了吧。

晚上的许愿池果然与白天大不相同,静静的流水在周围灯光的映衬下让整座喷泉更添了几分妩媚,背对喷泉,扔出硬币,许下生日的心愿。




在许愿池扔硬币许愿的方法更是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背对许愿池,右手持硬币从左肩头抛进喷泉。
另外一种解释是:投下一枚硬币,代表会重返罗马。投下两枚硬币,代表会与喜爱的人结合,投下三枚硬币,可以使讨厌的人离开。
这座读上千遍也不厌倦的永恒之城,只需一枚小小的硬币,许下生日心愿:此生还有机会重返罗马,重返亚平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