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生于奥地利,成长于德国的那个疯子——阿道夫·希特勒,在阿尔卑斯的山间别墅,也在这一年竣工。
为创作《我的奋斗》第二卷,希特勒来到湖光山色的巴伐利亚,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纳粹们见机行事,耗资六千万帝国马克,历时13个月,在海拔1834米的kehlstein山顶建造了这座别墅,作为希特勒50岁的生日贺礼。
据说希特勒非常满意这件“作品”,不仅自己设计了一些家具,还经常同他的情妇爱娃在这里度假。都说疯子和艺术家只差一步之遥,这个疯子还会在这里创作油画。
鹰巢逐渐成为了纳粹德国仅次于柏林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希特勒在这里接待过许多国内外重要的政治人物, 并签署吞并了自己的祖国——奥地利的军事命令。
历史学家曾说:希特勒一手握着世外桃源般的鹰巢,一手控制着如死亡工厂般的奥斯维辛。——希特勒绝对是个人格分裂的疯子。
“鹰巢”这个名字的来历,却出自一名英国记者瓦德·普利斯的战后报道,他称之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或许因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徽上有一只老鹰,便将其取名为“鹰巢”(Kehlsteinhaus,Eagle's
nest)。
二战结束之前,德国人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相反最喜欢这里的却是美国人——那些曾经参加过战争的美国大兵。在电视剧《兄弟连》的最后一集中,看到了鹰巢的结局:1945年帝国残阳,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里自杀之后,命令纳粹把这里作为决战之地,可大势所趋,美国101空降师的部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里,大兵们也把这里洗劫一空。
最终它也没能逃脱被盟军轰炸的厄运,只留下希特勒的礼宾所、地堡和茶厅。1952年,为避免纳粹残余势力盲目崇拜,美方要求巴伐利亚拆毁故居,但直到1996年才彻底清除完毕。如今山顶上小屋已经被开发成了餐厅,据说还保留有墨索里尼赠送给希特勒的大理石壁炉,在山顶上也可以俯瞰国王湖和对面的耶拿峰,甚至可以看到远处的萨尔茨堡。
这便是我此次德国之行最想去的地方——鹰巢。我这一年拍脑袋主意来到德国旅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了许多有关二战的纪录片,从而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我早就说过我不是个正常人,别人来到贝希特斯加登都是主要看国王湖捎带着看鹰巢,我倒跟正常人反着)
鹰巢的英文网页:http://www.kehlsteinhaus.de/en/kehlsteinhaus.php?navid=1
若想一探希特勒当年的老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鹰巢交通不便,从贝希特斯加登火车站出发,乘坐838路公交车(拜仁州票或免费公交卡都可用),在第5站Dokumentation下车。但这里不是鹰巢,而是鹰巢的售票站,在这里换乘鹰巢自己的大巴车,票价15.5欧/人,只按照座位数售票,大巴车沿盘山公路向上爬行,抵达鹰巢正下方后,预约回程的时间,大约预留一个小时。经过长达124米的隧道,再换乘能容纳53人的“黄金电梯”经过41秒,才最后到达鹰巢内部。而838路公交车在秋季的时候车次很少,1-2个小时一班。如果选择自驾车,在Dokumentation有鹰巢自己的停车场,把车停到这里再换乘鹰巢的大巴车。上山的路异常险峻,私家车是不允许上山的。
发两张网上搜到的鹰巢图片。

隧道入口(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是,我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我没去成鹰巢!
说这么热闹,咋没去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0月10日中午,当我顶着大雨抵达贝希特斯加登的民宿,美丽的女主人告诉了我一个糟糕的消息:在10月8日的时候,鹰巢就因为下雪关闭了!
我当时欲哭无泪,之前查到的鹰巢的开放时间是每年的5月底-10月底,但是具体关闭日期没有查询到,这次突然关闭,是因为巴伐利亚地区普遍降雨雪,通往鹰巢的山路本来就异常艰险,下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追问女主人明天会不会开放,她也不确定。
而面对10月11日一早阴霾的天气,我只能无奈的前往国王湖游船的码头。在从上湖码头Salet返回红顶教堂的游船上,和那个热心的船长聊天的时候,和他提到了我很遗憾没能去成鹰巢的事情,而他给了我一线希望:鹰巢可能12号早上会开!
在红顶教堂码头下了船,船老大把我带到一个等候在岸上他的同事手里,告诉他的同事我想去鹰巢,但是第二天晚上的飞机从慕尼黑回北京,希望他能帮我算一下时间。那哥们怕我听不清楚时间安排,指着他的手表一点点的告诉我:正常情况下第一班大巴车是早上8点45分或55分,约一刻钟后抵达鹰巢停车场,再换乘大巴车上山,大约我需要停留一个小时,再等候车辆下山。而我是晚上7点45分的飞机,如果从贝希特斯加登到慕尼黑,需要3个小时,从市中心抵达机场需要一个小时,我至少还要预留两个小时办理登机手续等……也就是说我最迟也要中午12点从贝希特斯加登离开。
他还跟我开玩笑说:“鹰巢上风景很美,但是也很冷,像你这样露着脖子不行。”然后又比划了个迷你裙的样子:“穿超短裙也不行”。
他建议我,去information中心咨询一下,并且那里会有最准确的838路和849路公交时刻表,我能查到最佳的组合。
嗯,学会了,以后到哪儿都先找information中心咨询问题,第一他们肯定会英语,第二他们能知道最update的消息。
information中心给我的答复是12号一早鹰巢80%会开放。然后给了我一张最新的838和849路时刻表。
这时刻表实在太复杂了,有适用于周六日的,有适用于周一到五的,有适用于夏季的,有适用于秋季的,全都以列显示在这一张表格里,不仔细看下面的注释还真看不明白,而且最要命的是……德文的!我就说嘛,一趟德国走下来,英文长进了吧,连德文都快会了。
我觉得学会看这个时刻表很重要,之前网上所说的25分钟一班车,仅仅指849路25分钟一班,而838路却没有那么多,车次是跟季节有很大关系的。
我拿着时刻表就回了民宿,找女主人帮忙计算时间,并且告诉她我12号晚上要从慕尼黑乘坐飞机回国。
选择838路车,我得知道最早一班849的时间,7:40和8:55那两班车前都有个“1” 的符号,下面的注释说明这个只在9月之前有效,849路上山车程大约15分钟,我只能选择最早的车次是9:20-9:35或者9:45-10:00。
849时刻表

背面还有说明,返回时按照预约的时间提前15分钟抵达停车场。
838路公交车车程12分钟,我可以选择9:00-9:12或9:15-9:27的,这个时间还算能接的上。
838时刻表,贝希特斯加登火车站-鹰巢售票处。

但是返回的时间就是问题了。即使我选择最早的一班849路公交上鹰巢,9:35抵达,草草看看,也只能选择10:10的车辆下山,抵达鹰巢停车场的时间是10:25,而离的最近的一班回贝希特斯加登火车站的838路公交车,是11:32的,我11:44才能返回到火车站!
838时刻表,鹰巢售票处-贝希特斯加登火车站

图中已经用笔圈出了返回的838车次时间,由于已经进入淡季,838车次两个小时才有一趟,而我又不能真搭车,这实在不靠谱。而中间划去的那两列,上方有个黑色小方块的,下方的注释表示仅在6月27日-9月12日间有效。
我觉得这个时间的衔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女主人遗憾的看着我,她也认为我这个时间实在太赶了,如果整个环节有一点点出了差错赶不上车,后果就是赶不上飞机了。“大不了不回来”,那只是一句戏言而已。
我觉得我当时几乎是忍着眼泪决定放弃的。
回到房间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出来重新整理行李,准备第二天启程。整个过程,一页页地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这是我为自己精心策划的一次旅行:把我最向往的安排在一头一尾——最初的慕尼黑啤酒节,和最后一天的阿尔卑斯山鹰巢,让我在自己生日那天登顶希特勒的山间别墅。
旅行,总要有遗憾的。
让我给自己一个重返贝希特斯加登,重返巴伐利亚的理由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