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旅行,同样也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遇到什么。
11点50在法兰克福(Frankfurt)上了ICE,按照德铁时刻表,应该是14:53抵达奥格斯堡(Augsburg),然后换乘15:03的火车去班克鲁(Buchloe)。之前换乘几次的经验来看,站台之间都相隔不远,尤其是对于奥格斯堡这种小城市的火车站来说,最远的也不过就是走一个200米长的地下通道而已。10分钟的换乘时间,还是足够的。
但德铁在此时跟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第二次出现了“不靠谱”现象(第一次不靠谱是在我第一天抵达慕尼黑的时候,轻轨停在了路上半个小时),本应是14:53抵达奥格斯堡的火车,晚了5、6分钟,导致换乘时间缩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换乘是从4站台到9站台。当我拎着箱子从换乘的地下通道上来的时候,眼睁睁看着15:03分从奥格斯堡出发的列车RB57542的车轮启动了!
我突然听见了一声自己心碎的声音。
好心人再一次从天而降,在站台上同时和我一样要坐这趟车的两个女孩,指着电子显示屏比划着告诉我,下一趟去班克鲁的车,15:18分开车,很快就来了。
我当机立断,先上车,往目的地方向走,上车之后,找德铁的列车员想办法,他一定能查到班克鲁去菲森的车次,到了菲森,离hotel只有5公里,就好办了。

后来回忆起来这件事,我自己都惊讶于当时我的冷静与随机应变,若当时在北京,也许都会束手无策,而我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条办法——求助德铁的列车员。
德铁的通票在坐火车的时候列车员会在上车后检票,这个之前已经写过了,德国的火车站和中国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站台在火车站外,在火车站里既看不见站台也看不见火车,先检票后上车。而德国的火车站是站台就在车站里,进火车站先上车,车开动了之后列车员检票。
在15点18分,RB57782车次上,我拿着地图问DB的列车员,问他我要从班克鲁去菲森,有哪些车次可以坐,希望他能帮我查一个最近的车次。列车员掏出了一个电子查询器,直接输入起止地点,很快显示出下一趟车,16:44从班克鲁出发,车次RB57356,并且帮我把车次抄下来。而我之前本应坐的车次是15:43从班克鲁出发的RE57512。
这就是德国铁路,车次密集,就连小城市之间,基本上一个小时至少也会有一趟列车。
只是,白白耽误在路上这一个小时。这是班克鲁的站台,空荡荡的站台,阴霾的天气,在这样的站台上等40分钟火车,就一个字,冷。


等候去菲森的火车,这时候突然倒觉得心里有点没底,因为不知道是否还能在天黑之前抵达菲森,也不知道到达菲森之后,还能不能赶上公交车,像这种小镇,公交车到了下午5、6点钟就没有了,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手机导航显示,这里离霍恩施万高还有53公里,其实已经很近了。越这样,越觉得没租辆车自驾有点遗憾,顺手发了微博诉苦,国内的朋友还发来短信,说如果实在不行就找个地方先住下来。而我,已经再一次做好了“实在不行就搭车”的准备……

谢天谢地,下一趟车准时来到了,刚上车,窗外豆大的雨点就掉下来了,巴伐利亚地区变天了,山区里下雨,这天气和温度,可想而知。
菲森火车站外就是公交车站,下了火车,在雨里狼狈不堪的上了公交车,这段路程都是盘山公路,而著名的新天鹅堡和旧天鹅堡,都在山上,我所订的hotel,在这里应该属于B&B的一种,就是bed&breakfast,住的都是巴伐利亚小木屋,当时订的时候,就介绍离旧天鹅堡和公交车站都非常近,而且还能直接看到新天鹅堡。
78路公交车,上车要现买车票,就在公交司机那里买就行,司机就是售票员,票价1.9欧元,当时显示的时间是18:03,天还不算黑,比我预计抵达的时间,正好晚了40分钟,也就是路上耽误的那40分钟。


公交车在雨里飞奔,天色渐晚,此时又有点庆幸,若是租车自驾,在这种盘山公路上,又是雨天,多少还是有点危险。
一个转弯,远处黄色的旧天鹅堡突然出现。

按照出发前准备的地图,hotel离公交车站不过200米的样子,很快就找到了,一座很精致的小木屋,正对着路面有阳台的那间,就是我的房间,之前考虑到这一天会很辛劳,所以在这里住两晚好好休整一下。

果然,这条路上就能看见新天鹅堡,白色的城堡坐落在半山腰,映衬着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红叶,就像童话里的感觉。


check
in之后,前台会给一张填写好姓名和入住日期的卡片,用这张卡购买新天鹅堡门票的时候,可以优惠4欧元。
从阳台看出去,一眼就能看见新天鹅堡!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即使错过了火车,也非要赶到这里,而不是在路上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的原因吧,我太爱这种巴伐利亚的小木屋了!
这一天的劳累与不愉快,此时一扫而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