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煤矿的价值评估

(2010-12-02 09:20: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

 

开采能力。依据是什么?

储量。依据是什么?

安全评估。 依据是什么?

 

 

    两个挺有典型性的煤矿转卖高利润案例:一些煤老板通过把一座煤矿包装转卖,短短3个月就能净赚超过4000万元;有些煤老板则干脆先买下勘矿权,再把煤矿按整体市场价格卖出去,只要协助新买家将勘矿权转化成采矿证,短短不到半年都赚进超过10倍的投资收益。

   “煤矿转卖的利润是上不封顶的,关键是你怎么把你煤矿包装得更漂亮。”金老板回忆说,2005年前后他便发现身边的一些煤老板同行已不再专注于如何开采煤矿销售出去,而是通过煤矿包装卖出更高的价格。

   “包装”煤矿提高售价的方式其实挺多,主要有三种:人为提高储量、煤矿质量与隐藏煤矿开采难度。一是在一些储量偏低的煤矿坑道里,人为地把煤矿填满,然后请“不懂行”的买家实地勘矿,他们会感觉煤矿开采难度不高,储量也很大;其次是由于煤矿的价格直接取决于产煤的燃烧热量(大卡)有关,按大卡基本被分成电煤、有焦煤与无焦煤,有些煤老板就想办法将无焦煤或有焦煤“打扮”成电煤,因为电煤销量最好;最后是寻找专挑煤层厚的区域去打点钻孔,给买家造成煤储量很高的感觉。

    谁在推波助澜?

   “由于矿产评估师稍微在评估报告里修改几个参考数值,整座煤矿就可能多卖数千万元。不少有勘矿经验的煤老板们宁愿自己找几个点打孔钻井,测算矿场的实际储量,也不大敢相信矿产评估报告。”

    矿产评估师调高矿场估值的办法挺多,一是延长矿场开采年限,有些煤矿开采年限从原本10年提高至15年;二是调低矿产年收益的折现率,根据同一个矿场估值模型,通常一座煤矿的开采收益金额是固定的,如果每年调低一部分收益额,折算到现在的收益金额,其利益分配时间就更长,这座煤矿整体估值就会更高,它主要表现在调低煤矿未来年收益的折现率方面;最后就是通过对不同勘矿区域的几个点打孔钻井,判断煤层的厚度,评估该矿场的储量究竟有多高。但事实是不同的打孔点给出的数据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矿产估值被提高的“随意性”也就增加了。

    “尽管有经验的煤老板基本都不大会相信煤矿评估师的评估报告,但对于那些不大了解煤矿开采业务的投资人,在最后决定是否购买煤矿时,评估师的估值意见影响力就相当高。”

     一些投资客开始如法炮制,找来几位评估师做一份“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估值”的评估报告,趁着煤价上涨时期再将煤矿高价出售。有些煤矿能按一份内容差不多的评估报告,在几位投资客手里转手好几回,每次价格都比上回高,通常是一些矿产评估师修改几个参考数值的“功劳”。

     美国矿资源评估公会会员、汉华评值有限公司董事陈逸超曾无意间看到内地两家情况截然不同的矿产评估报告,绝大多数参考数值一致,但估值完全不一致。“有些评估报告在市场都能买到,只要花20万~30万元,到时根据实地勘查改动几个参考数值就行。”陈逸超透露,“但一些国内煤矿投资人的确很信任和自己有亲戚或朋友关系的矿产评估师,信任度甚至高于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

  “有些煤矿评估师给出的煤矿估价的确明显地脱离实际价值,如果他们不能短时间卖出去,基本就亏定了。”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煤老板透露,一些2008年高价购买煤矿的投资人曾按照上述煤矿评估报告的开采方式去采煤,却只挖出很少的煤矿,不得不重新增加更新采矿设备,投入更多的资金,现在要是按照煤矿储量估算补偿金额,其亏损幅度自然要更高。

  “总有人要为自己的疯狂买单。”临别时,金老板强调说,“在各路资本疯狂涌进矿场投资的时期里,大家的投资心态都变得盲目,一份数据采集随意性挺高的煤矿评估报告,却也能不断吹大民间资本矿产收购的价格泡沫。这只能说明是投资人自己的疯狂,最终让自己吞下投机泡沫破裂的苦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