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群玉山头见

标签:
晚唐李群玉唐宣宗样式与内涵文化 |
分类: 随想曲 |
昨晚田姐在群里贴了晚唐诗人李群玉的诗《雨夜呈长官》,回了句没读过。岂止是没读过,连这李群玉是谁也不知道,惭愧呀!
百度百科称,李群玉(808-862),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李群玉著有诗集前3卷,后5卷。《全唐诗》录他的诗263首,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裴休(791年—864年)852年任宰相后曾视察湖南,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皇上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算不算晚唐著名诗人,说法很多,但起码可以算是晚唐湖南著名诗人吧。因为从名气、诗作影响上对比,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等晚唐大家任谁也是无法超越的。
晚唐诗歌再度兴盛,与上面提到的几个人有大关系,首先是皇帝的领导有力。
唐宣宗李忱(810-859年)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在位13年。他为振兴祖宗基业做过不懈努力,用法无私,从谏如流,恭谨节俭,惠爱民物,后人称其为小太宗。古诗文网上还收录了他的几首诗,《吊白居易》这首写的不错: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裴休是晚唐的名相,颇有政绩,且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李群玉入京作官、向唐宣宗奉诗,都是裴的力荐。
李群玉的另一个贵人是号称小李杜的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的杰出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最著名的就是那首尽人皆知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年轻时两人即成至交,杜牧鼓励李群玉去参加科举考试,还特别给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送李群玉赴举》: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李群玉大概本不想考,碍于面子,去比量了一下,也没考上,史载作“一上而止”。最后是唐宣宗给了同等学历的谥号。
杜牧铁了,连杜牧堂兄杜悰(cóng)也对李群玉格外关照。杜悰(794-873年),字永裕,做到唐朝宰相。估计是李群玉做弘文馆校书郎时,一次聚会中,这杜丞相竟然送了李群玉一位美女。李当即赋诗《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表达兴奋: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这不是“食色性也”,是“诗色性也”。
古诗文网上收录了李250多首,数量不少,不著名也就罢了吧!不中,他的粉丝早就不干了。李去世后,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作诗《吊李群玉》:
群玉诗名冠李唐,投诗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
那时候没有网络,要不早就走红了。所以,用了李白的那句诗来做标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样式和内涵。那个时代行将结束的时候,那种样式和内涵也会消亡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