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法政学堂--------东北大学前身之一

标签:
奉天法政学堂东北大学赵尔巽基因历史 |
分类: 重要资料 |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又将学堂迁自大西门里盛京第一旅馆,派右参赞钱能训为学堂监督,并且扩大招生,招收官费、自费学生400名,分为五班,专科两年毕业,讲习科一年毕业,后又将时间延长至三年和一年半毕业。学堂设科目计有:法学通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手续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债权法、商法、公司法、商标法、经济学、国文等三十余种。教师均来自东西方各国的留学生。
1908年招生时,又有吉林、黑龙江两省学生入堂学习,遂改称东三省法政学堂。法政学堂先后培养学生9个班,共计600余人。在最早毕业的甲、乙班学生中,很多后来都成为奉系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曾任奉天省长兼东北大学校长的刘尚清;曾任黑龙江省长、京奉铁路局长的常荫槐,曾任奉天市政公署秘书长、奉天实业厅长的冯涵清等。
法政学堂是当时沈阳首屈一指的学府,校舍楼房高大,教室宽敞,设备齐全,图书馆“广备全面书画,碑版雕刻,国内大学学刊,商务,中华两局周刊,杂志无所不备”。
1914年,奉天当局为了培养外语人才,开始筹备外国语学校,法政学堂停止招生,将法政学堂改为外国语学校。1916年,法政学堂正式改为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曾任法政学堂监督的关海清被任命为该校校长。1922年,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又被改为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时任奉天省议会议长的白永贞被任命为该校校长。1923年,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并入新成立的东北大学,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