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清华大学校歌赛主题曲
2015年8月19日,我第一次走进清华。
我没有依照游客从清华大学西门进入的常规,而是从大学的主校门(东门)进去的。门外滞留有若干旅游团队,打着旗子的导游在向游客讲解。
上面这张片子是头天傍晚拍的。在平时,这座镌刻有毛泽东手迹的“清华大学”卧壁前总会挤满拍照的人群。
排队到卧壁前拍照的游客,估计大多是高中学生。


主校门西侧的清华科技园
进了主校门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央主楼区,这些现代建筑集中了自动化系、计算机系和建筑馆、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
8月19日是2015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报名的日子。清华大学校园里,除了拉上一些欢迎新同学的横幅外,也无更多的变化。
报到场地就设在东大操场的各个体育场馆里。每个院系都在室外的球场里临时搭建有新生接待处,新生“对号入座”找到自己所属的院系,领到学生卡和报名资料表格后就会有一位学长或学姐带他去综合体育馆办理报名手续。

新生本人凭“入场券”(录取通知书)才能进入体育馆,有关验证、学籍、档案、缴费、户籍的手续都在馆内一条龙办理。很快,高峰时段也不到半个小时。
新生从体育馆出来,再跟随学长学姐去领到宿舍钥匙,报名也就结束了。从此他们将走进人生新的起点!

紫荆学生公寓和紫荆操场



新生从体育馆出来,再跟随学长学姐去领到寝室钥匙,进入自己的宿舍报名也就结束了。
怀揣紫色的“入场券”,进入中国最高学府的圣殿似乎那样简单,背后却凝聚着莘莘学子十年磨砺辛勤耕劳的苦楚。

清华大学采用紫色作为基本色调和品牌,我想是基于清华校旗、校徽的色调是紫色和白色,清华的校花也是紫色的紫荆花和紫、白二色的丁香花。

紫色是高贵典雅的象征,映衬出清华的高大上。QS评价体系9月15日发布的2015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以第25名领跑中国高校,比上年上升了22位。
清华老前辈闻一多《园内》的诗句写道:“飘啊,紫白参半的旗哟!飘啊,化作云气飘摇着!白云扶着的紫气哟,氲氤在这‘水木清华’的景物上,莫使这里万人忘了你的意义!
……”__多么具有诗情画意!



清华大学校园很大,占地约400公顷。8月19日这天,我二进二出清华,计步器显示的步数超过35000,如果按60厘米的步幅计算,超过20公里。
自行车是清华学子最普遍也是所必需的交通工具。新生报到这天,我看到店家在紫荆公寓前道路两旁设点销售天津自行车厂为清华学子量身打造的男、女式飞鸽牌自行车,每辆300元。

走了大半个清华,耳闻目睹不能不为清华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育人的环境所震撼!



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于校园的清华早期建筑物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被人们看作是清华大学的名片。

庄严雄伟的大礼堂建成于1920年3月,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

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
1925年学校在这里增设“国学研究院”,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现在这里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早年的科学馆现在是清华物理系的大楼。一座三层楼房,暗红色砖墙,灰色的坡顶,除大门上方的“SCIENCE
BUILDING”及“科学”的金字外,几乎没有其它装饰。


日晷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之一,系1920级(清华十级)校友建立,上镌校风“行胜于言”四字及拉丁文“FACTA NON
VEBR”;另有“庚申级立”和“CLASS 1920”字样。


水木清华是北京清华园中最著名的景点,正额“水木清华”据历史记载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



图书馆始建于1916年,在1930年、1989年有两次扩建。温暖的红砖墙,古色古香的拱券外廊,优美的弧形楼梯,还有馆前水池中古朴的铜质喷水塔,透出图书馆浓浓的书卷和人文气息。


新清华学堂大剧院是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期间建成的重要文化设施,由池宇峰、徐航、宋歌、方方4位校友捐赠,主体建筑包括新清华学堂大剧院、蒙民伟音乐厅等,是清华大学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裕元楼)是清华大学已建教学楼中体量最大,楼层最高的一座教学楼,总投资为1.4亿人民币,其中台湾裕元集团捐赠建设资金800万美元。为了表达对裕元工业集团捐赠义举的感谢和纪念,因此又名"裕元楼"。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由瑞士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设计,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馆藏总量150万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