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天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位于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今年六月, 经中国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检查验收,正式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行列。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小天池__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洗脚盆”
从景区大门到天池原有的索道已撤除,新修的道路坡陡弯多
天山天池虽远不及喀纳斯湖风光那样秀美和震撼,也不如长白山天池那么神奇和深邃,但由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加上距乌鲁木齐市区较近交通方便,来参观游览的客人也不少。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传说天池湖面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天镜”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天池南北长3.4公里,最宽处1.5公里,平均宽度1公里,湖周长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湖水冰凉清澈,内有人工养殖的冷水型无鳞鱼。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海拔1910米天池南岸池边,沿三工河的支流峡谷向上至海拔2800米之间,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中山峡谷森林自然景观区,山体由块状安山岩和凝灰岩组成,流水冲刷侵蚀异常强烈,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危岩矗立,时而宽阔平坦,涉足峡谷,常常险象横生,是探险旅游的好地方。
沟谷内植物依高矮不同分成5层,最高一层是云杉的圆锥形树冠层,第二层是天山花楸,第三层是蔷薇、忍冬、红果小蘖,第四层是羽衣草、早熟禾、鹿蹄草、唐松草、天山鸢尾、高山羊角芹等200多种草本植物层,第五是苔藓、地衣。它们或相互依存,或独在一方,把中山峡谷装点得千种姿态、万种风情。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福寿观位于天山天池西侧,为天池八大寺庙之首。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请全真派道长邱处机前来论道,七十高龄的邱处机率弟子不远万里来到天山脚下,为纪念此事,建寺以志;乾隆年间重建该寺,用铁瓦铺顶,故名铁瓦寺;天池所在的天山博格达山被清廷赐名福寿山后,铁瓦寺随改称福寿寺。
上世纪六十年代,福寿寺墙倒屋塌,成为废墟。现在的福寿观是2005年至2007年在原址复建的。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王母祖庙(瑶池宫)位于天山天池的东岸,博格达峰的西北方向,海拔2000米左右,它是新疆最古老海拔最高的道观之一。传说王母娘娘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故称之为西王母祖庙。西王母祖庙距今近800年的历史,期间曾几建几毁,最后一次毁于1933年的战乱。
1999年经国家宗教部门批准,由乌鲁木齐市道成实业公司在原址上开始重新修建西王母祖庙,2000年7月16日落成。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当年道士在山顶立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不灭,乌鲁木齐的百姓都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长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平,故该灯又称太平灯。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 天山下的瑶池[旅疆杂记.3]](//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