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2012-08-16 07:17:10)
标签:

一路向北

克什克腾旗

桦木沟

蛤蟆坝

红山军马场

旅游

摄影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神州足迹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今天(7月3日)是一路向北的第四天,早上从红山军马场出发,计划取道克什克腾旗(经棚)上内蒙东西大通道,视情况到达巴林右旗(大板)或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住宿。

    出发前向宾馆老板咨询前方道路和景色情况,老板推荐顺路去蛤蟆坝一游。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从红山军马场向北,行走约20公里到达桦木沟林场。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桦木沟林场的路口。

   右边是通往克什克腾旗(经棚)的新路,路况良好。

   左边是通往克什克腾旗的老路,路况差,蛤蟆坝森林草原就在这条路上。

   打听老路小车也能通行,我们也就选择了走老路,经蛤蟆坝去克什克腾旗。

  

   左前方那个三角形的亭子是进入蛤蟆坝的“拦路收费站”。
   我们的车子被拦下,申明说进红山军马场每人已经交了120元。对方说,蛤蟆坝不属红山区马场,去克什克腾旗走新路不收费,走老路进入景区必须另外交费,每人30元。

   ( 同一片草原,不同的单位。蛤蟆坝这边归属于地方管的桦木沟林场,红山军马场收的钱没有他们份。同样位于乌兰布统草原的野鸭湖,大概不属于“红山”的势力范围,也是单独收费20元。收了钱也该把路修一下吧,可是去野鸭湖、蛤蟆坝的路都很糟糕。塞罕坝、红山军马场这一线的路比较好,其实是沾了省道、县道的光,修路养路国家拿钱,他们拦在路上收“买路钱”)

   不过还好,蛤蟆坝的票价还没涨,“一票通”30元。也不象有些网站上介绍的进桦木沟20元,蛤蟆坝再交30元。

   一阵讨价还价后,花60元买了二张票抬杆放行。也许为了去蛤蟆坝花钱走老路的外地车也不多,看到他们收到门票钱后一付高兴劲,也许自己会分到不少。

  

   收费的事不说了,把好心情留在路上,有好风光也就是补偿。

 

   进入蛤蟆坝的公路完全是一条乡间土路,崎岖难行。
   蛤蟆坝其实是一道山谷,南北走向,两山夹一沟,沟底是一条狭长的小河。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在河谷中游有个小水库,水坝下方有块石碑标刻“蛤蟆坝”三字。“蛤蟆坝”是否就此得名?也不知是这个水库像只蛤蟆,还是这条河沟里癞哈蟆很多。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河谷两边的山坡起伏不大,山坡上生长着疏密相间的草丛和树木,树木多为白桦与榆树,猜想这里的秋景一定会更美。
   山坡下,沟膛里,依山就势,依稀可见散落的茅屋草舍和新盖的红砖瓦房。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很有一种古朴原始的田园风味。

   我想,蛤蟆坝的魅力应该在“天然”二字。

   这里的村落不大,隐在沟膛里,如果不停车,即使从村边驶过也难发现。

   坡面不陡,但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山顶是一片片白桦树,山腰是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山麓是三三两两姿态优美的老榆树,在树木的空隙里则是用木栅围成的或圆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栏。

   在林间的草原上,牧人轻轻地吆喝着,牛羊自由自在地啃啮青草,一切都那样自然。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碰上牧人,和他们作些交谈,发现都很朴质。

    村子里有耕地、草场、森林三大资源,得天独厚,但看来人们还不算富裕。

    反过来看,即使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十分明显,尤其是草原的沙化现象今人堪忧。

    人与大自然不大和谐,原生态的美感中带着凄楚和沧桑,记载着人与大自然博弈中的败绩。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风沙肆虐的痕迹随处可见。好多路段,完全被流沙淹没,很难通过。

    后来走到一条小河沟,河沟上的桥涵完全垮塌,车子只能涉水通过。我们一个单车,贸易开进河中,陷车或是发动机进水怎么办?这个险万万不能冒,果断掉头,返回到桦木沟林场,走正路去克什克腾旗。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一路向北<7>蛤蟆坝森林草原_沧桑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