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2011-06-09 06:54:03)
标签:

“5.12”大地震

四川汶川

漩口

绵虒

羌人谷

释比文化

摄影

年波也则

旅游

分类: 梦回高原

  “5.1”汶川行,路经汶川县的漩口镇、绵虒镇和龙溪乡的羌人谷,因为时间紧,没有仔细参观这三个地方,只是下车在路边拍了些照片。虽然这些照片并不能反映漩口、绵虒和羌人谷的全貌和“5.12”灾后重建的情况,但我还是从中选择整理一些配上文字写成博文供博友们欣赏。 

漩口镇

  “漩口中山心连心,援建大爱永相传”,这是张挂在漩口镇公路边的一幅标语。广东中山市承担了汶川漩口镇的灾后重建任务,那座耸立在公路边上的博爱纪念碑见证了"山川相连"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图中青瓦红墙,顺山势而建的建筑物是漩口小学,它仿照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的风格,非常大气地屹立在漩口镇半山腰。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灾后依山而建的新漩口在大雨蒙蒙中。

   镇内的主要道路分别以民族、民权、民生、博爱、孙文、逸仙等名字命名,让后人记住中山人民的深情。
   漩口是阿坝州距成都最近的一个镇,由于修建紫坪铺电站,在上世纪90年代从岷江边的开阔地搬到了山边。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漩口是汶川县的工业重镇,受灾停产的企业多已重建投产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绵虒镇

   绵虒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1952年之前的500年里,绵虒一直是汶川的县城,古称寒水驿,为历代官府重要驿站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共谱珠海绵虒手足深情,共建禹羌儿女美好明天”,绵虒小学建设工地上的标语,见证着珠海人对绵虒人民的庄重承诺。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大禹故里,西羌门户”,这是绵虒最宝贵的发展资源。重建中把握绵虒深厚的大禹文化、藏羌民族文化及古县城文化,着手绵虒旅游基础设施重建规划,构建以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和生态观光农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龙溪乡羌人谷 

  该乡新建起的羌人谷大门格外引人注意,羌文化传承人“释比”(见注)的抽象雕塑、高耸的碉楼和修建一新的通向山谷深处的大道,倾力打造的“羌人谷”民俗文化旅游魅力凸显。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羌人谷在古时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西北线,唐宋时曾有著名的八大景致。羌人谷口的阿尔羌寨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保存了完好羌族民风名俗的古老羌寨。羌寨内保留有完整的古羌碉两座,其中一座高达33.13米,据说是阿坝州最高的羌族碉楼。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羌人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古羌人冉駀部族的繁衍生息地。在羌人谷,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会说羌语,当地的“释比”人数也是所有羌区最多的。羌族祭山神、打枪子、皮鼓舞等具有神秘古羌色彩的民族绝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当地在广东湛江市的支援下,利用这一特色资源,在灾后重建中定位“释比文化传承地,最后的羌人谷”,将龙溪打造成魅力乡镇。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5.12”三周年_掠影汶川漩口、绵虒和羌人谷 

 

  【注】 “释比”是羌语对羌族祭司的称谓,释比文化源于羌族的民间信仰,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丰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羌族民间信仰仪式及崇拜活动以释比为中心、释比唱经为主线,释比法事、咒语、占卜等贯穿其中,蕴含着释比文化的信仰观念、民间传说、英雄史诗、创世史诗等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