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宽的“龙槽”,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最能反映黄河特征和“性格”的河段。我骑马走过黄河九曲玛曲、若尔盖第一湾,看过济南即将归入渤海前几尽干涸的黄河,也从郑州、兰州的铁桥上俯视过黄河,坐上羊皮筏在黄河宁夏中卫段漂流,但总是感觉:没到壶口,对黄河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观看壶口瀑布奇观是我多年来的夙愿,所以在去年和今年连续两次去了壶口。
第一次去壶口是2009年10月4日,随团中午从陕北黄陵县出发,由于宜川至壶口段修路,只能绕道翻山,加之国庆长假期间车辆很多,到达壶口瀑布时已快到下午6点钟。去壶口瀑布的车辆源源不断,堵塞在检票口,天色也渐渐暗下来,只闻瀑水轰鸣,无法进入瀑区,坐在车内干着急。


大约6点20分,旅行车终于进入壶口瀑布景区,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夜幕开始降临,大家迫不及待下车直奔瀑区。
天色很暗了,手执相机已无法测光拍片,好在我带了一付三脚架,架好相机后随着人流赶忙走向瀑区抓拍瀑布景观。
十月初,正值壶口瀑布的丰水季节,尽管夜色朦胧,仍然能感受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烟水迷漫的气势,走近主瀑区,感觉到雾水迎面扑来。。
因为当晚还要返回延安,导游给出半小时的时间,夜色之下已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无法拍到壮观的特写镜头,表现不出壶口瀑布波涛翻滚、气贯长虹的场面。
在曝光长达几秒、十几秒时拍出的照片是“慢镜头”,人像都是虚的,咆哮的黄河好似一幅白帛,复盖在壶口峡谷中,这并不是壶口瀑布的真实,也许只能说是数码相机泡制的一种“另类”。
<以下图片按拍摄时间顺序排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