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2010-11-26 19:12:22)
标签:

重庆

磁器口古镇

川剧

摄影

杂谈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社会经纬

   午后走进磁器口一条小巷,传来一阵阵川剧锣鼓声,循着锣鼓声向小巷深处走去,爬上石梯坎,走进一个叫“宝善宫”的地方。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说是“宝善宫剧场”,实则更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单位会议室,这里正在演出川剧的折子戏。

   川剧在重庆城乡面临绝迹的境地,磁器口古还居然有商业性演出,本来并不懂也喜爱川剧的我突然来了兴趣。剧场门口有个人守着,票价出奇地便宜,五元钱除了看戏,还免费供给茶水。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在一个不足一百平方米的简陋剧场里,前头半米高的大红舞台下坐满了清一色或鹤发童颜或鸠形鹄面的老头老太太,午后的天光透过玻璃窗照得他们的白发一片森密,尽皆恭敬地竖着脖子,专注地观看台上的演出。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演员们都十分认真,无论唱功或是做功也还深厚,一词一句字正腔圆,一招一式功夫到家。乐班设在台下一个角落,使用的都是吹拉敲打的川剧传统乐器。演员、乐师与观众的年龄差不多,浓妆艳抹也掩盖不住演员们脸上的皱纹。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在这里演出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川剧演出团”,是古镇的老年戏剧爱好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建的,演员多是市、区退休的川剧演员,也有个别的川剧爱好者,据说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超过了75岁。

   每逢周六、周日,10多名古镇老年川剧团的演员都会在磁器口古镇宝善宫的戏台上演出传统川剧剧目,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一些老年人前来观赏。一场演出下来总共也不过收入四、五百元的票款,比起八方“走穴”的歌星、笑星来,实在是“天壤之别”!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化妆室很小,也很简陋,只有一面镜子,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服装、道具。我在化妆室拍照,由于光线不好,几名演员主动到室外让我为他们照像。

   磁器口古镇川剧团演员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但也深为川剧这一古老地方剧种的现状和前景而担忧。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重庆磁器口宝善宫看到川剧困境    

   川剧是我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各方重视程度比较高,但其保护状况仍然堪忧。市级的川剧院因负担沉重发展困难,各区县川剧团大多倒闭,仅存的基层川剧团也已经不演川剧而以演唱歌曲、说段子为主,不少演职员还得依靠第二职业维持生计。后继乏人、市场狭窄、经费不济的现状,反映出川剧这一传统戏曲的传承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