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纳克__一座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古代柱廊神庙。
中王朝时期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年-前1786年),古埃及祭祀太阳神阿蒙的卡纳克神庙动工始建,延续上千年的建筑工程造就了这座古埃及最为壮观的神庙建筑群。
游人先从这个沙盘模型上了解卡纳克神庙结构梗概。主体以东西向为主轴,向南为支轴,共有10道门墙,而古埃及一般庙宇仅有1道门墙,可见规模之大。

中午一点半进入景点,穿过一个很大的广场,火辣辣的太阳似乎在“烤”验游客的意志。

作为铺垫,一条由数十对狮身公羊头像整齐地排列在大道上夹道欢迎来自远方的游客。在底比斯时代,古埃及人把公羊当作太阳神阿蒙的化身之一而顶礼膜拜。
公羊狮身像队伍后是神庙第一道门墙,也是最厚实、威严的门道。这是卡纳克神庙最晚完成的部分,直到公元前300多年亚历山大时代都还未完成。传说它的两座巨墙象征拱卫尼罗河的两道山脉。
由此进入了卡拉克神庙中轴线。

在未修建阿斯旺水坝前,尼罗河水在泛滥时也会光临卡纳克神庙
门墙侧面的阿拉伯文字记录着1887年尼罗河特大洪水的水位线


也许是为了“应景”,阿拉伯人饲养的公羊闯进了神庙


从第一门墙望进去,是由许多道门和柱廊连成一条直线的通路,气势壮阔。往里走就逐渐收窄,门也越来越小。古埃及神庙信奉神秘内向,与世隔绝。
第一庭院内原本也是有柱廊的,现在只一剩下一根完整的巨柱了。

面目全非的蜡石狮身人面像

第二门墙前还会看到一座别致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他胯下是他女儿的塑像。
据说古埃及喜欢在同一平面上用人物的大小来区分他们的地位。

进入第二门墙就是举世闻名的柱廊大厅,由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塞提一世规划,他的继任者拉美西斯二世完成。
柱廊大厅是古埃及底比斯王朝巅峰的标志,134根23米高的巨大圆柱分16列在纵深100多米的大厅里排列开来,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曾经有过的屋顶已经看不见了,留下纵横曲折的小巷。
--
中央两列12根园柱的直径达5米
--
巨柱顶端模仿纸莎草花盛开的图形,直径3.5米,可以站下几十人。
--
巨柱上的精致雕刻,经过3000年以上的漫长岁月,太阳神阿蒙的形象依旧清晰可见。
看过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一定会记得从巨柱上一块巨石砸向林内特.里奇弗小姐的镜头,这里正是拍摄那惊险一幕的地方。







再往内一直走,中央部分的建筑以高耸的方尖碑为核心。
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
22年后,被女王贬到神庙里当祭司的图特莫斯三世依赖祭司集团的势力,重新夺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废黜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但图特莫斯三世没有摧毁女王在尼罗河西岸为自己建造的神庙(以后将专门介绍女王神庙),也没有推倒女王在这里建造的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当后来高墙倒了以后,人们发现,女王的方尖碑没有风化,没有破坏,几乎完好无损,而且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


据介绍,方尖碑是用整块石料制作而成(廊柱是用石块堆砌而成),制成一个方尖碑将耗费一座山。从开山取石、雕琢、运输、竖立,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力真是匪夷所思。
因为在这座方尖碑的顶部女王像和阿蒙神像雕刻在一起,而被拦腰斩段摆在旷野中。

抵达第六道门墙,后面是深不可测的主神殿。
从新王朝建都底比斯开始,每一代法老都在这里留下痕迹,或加盖殿堂,或树立丰碑,使卡纳克神庙成为古埃及新王朝的精神领地。
可惜卡纳克神庙的各个部分,都因遭受天灾人祸的破坏而残破不堪。







神庙旁的水池现在是用来搞“声光秀”的场地。
神庙旷野里供奉着“圣甲虫”雕塑。
圣甲虫在每日太阳升起的时候伴着太阳而来,并随太阳落下而消失,古埃及人认为它是人类与太阳神沟通的使者,于是圣甲虫成了古埃及人的护身符并顶礼膜拜。
埃及导游说,围绕这只“圣甲虫”转五圈会升官、发财、免灾,于是一群中国游客不顾疲惫,头顶烈日围着“虫圣”转起圈来。

中轴线的最后一道门墙,墙外是卢克索市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