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2009-12-23 08:10:22)
标签:

银川

贺兰山岩画

文化

旅游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神州足迹

《塞上行》续篇       2008年的金秋时节,第一次去银川,宁夏的塞上风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回来后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以《塞上行》为题,写了几篇记录那次宁夏之行的博文。今年10月,去内蒙额济纳旗旅游,取道银川,特意安排在那里逗留一天,专门去游览贺兰山,走进贺兰口,触摸从远古传来的符号,弥补去年留下的遗憾。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位于宁夏的西北部,距银川市区50千米。南北走向,全长250千米,纵深15—30千米。自古以来就有西戎、羌氐、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游牧、繁衍生息,岩画就是他们留下的历史画卷。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岩画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最早发现岩画的是在17世纪的欧洲。
  我国近代发现岩画是1915年在福建,而贺兰山岩画的发现是在1969年。当时在贺兰县爱卫会工作的李祥石,检查这里的工作之余,偶然发现了贺兰口岩画,当时也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只是到了90年代,贺兰山岩画才被世人所知,2000年以后才得到了有效保护。
  设在贺兰口的世界岩画馆是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世界岩画展厅、中国岩画展厅、贺兰山岩画展厅、原始艺术展厅4个展区,各区主题鲜明,尤其是世界岩画展厅与贺兰山岩画展厅,布展风格十分独特。在这里,观众可以对世界岩画作一次简略的巡礼,对国内外岩画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贺兰山岩画的研究成果有基本的了解。下面贴出一些岩画馆内展出的世界各地的岩画图片: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目前,已发现贺兰山东麓27个山口和山前洪积扇的荒漠草原上,分布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据考古分析,这些岩画绝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它是集多个人群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形成的,其上限在1万年左右,下限在三千年左右,即新石器早期至殷商时期。
   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保护区面积12平方千米。从岩画馆数据中得知,贺兰口有4787幅岩画单体图案,其中人面像岩画726幅,动物岩画1348幅,符号岩画1666幅。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左图的一块巨石酷似猿人头。
  贺兰山岩画就分布在这些岩石间。
  我围绕分布岩画的山口走了一圈,拍了不少岩画图片,下面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简单介绍。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专家论证,远古时代,贺兰口做为不同氏族部落的祭祀场所,可能存在了几千年。 贺兰口沟口内成片的人面像岩画,就是史前人类祭祀的神灵。在这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沟谷两侧石壁上,集中分布有8处人面群像,而且每一处人面群像的构图风格、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人面的形象也不雷同,可能是不同氏族部落在不同时代制作的。
  在古代神话中,女娲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反过来,人类又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神。贺兰口岩画中的大量人面像就是最好的诠释。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太阳神”__贺兰山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的精品,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形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威武,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阳神”。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生殖崇拜是人类对自身繁衍的祈望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表现了原始先民强烈的生命意识,并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成了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贺兰口岩画的内容中,70%以上的题材都与生殖崇拜有关。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这幅岩画叫《生殖力传递》,堪称生殖崇拜类岩画的经典。
 --画面右上方是一只凶猛的狼,狼的右下方是一个呲牙咧嘴的狼头;
 --正下方是一幅男女交媾图,被专家认为是一种代表巫术行为的交合;
 --石疤上方有三只羊,下面的两只羊正在交配,上面的一只羊面对一个人,“人”的刻法与象形文字中“人”的写法一模一样。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在贺兰山岩画中,动物岩画占有一定比例,动物岩画中,又以羊岩画比重最大,分布也最广。
  羊岩画的大量出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存需要,而且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古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把“羊”视为图腾,顶礼膜拜。羌族人就“视人为羊,视羊为人,羊人合则为羌”。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在贺兰口沟口北侧有座刻满了人面像的“圣像壁”,有约60幅人面像和30多个动物与符号,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岩图旁出现了西夏文字。
  下图的文字汉译为“佛”和“伍”,上图的五个字译为“能昌盛正法”。
  据专家考证,岩画属于远古时代,后来西夏党项人发现这些岩画后把“圣像壁”奉为“灵石”,顶礼膜拜,以文字题刻的方式表达他的对“佛祖”的无限虔诚。同时也反映出了西夏“以佛兴国”的主体思想,以达到保佑国家永远昌盛的目的。
 触摸远古--走近贺兰山岩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