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 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2009-12-05 08:14:04)
标签:

贵州

安顺

天龙屯堡

旅游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人物摄影

                                                                      系列篇《黔驴记行》<23>

   朱元璋“调北征南”六百年过去了,祖籍江淮的屯堡人虽然适应了贵州山区的生活,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可是源自家乡的一切已深入骨髓,在他们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其中最为凸显的是语言和服饰。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有一种军人的气息。他们自已说这是来自祖先的腔调,称为“屯堡话”。据考证,屯堡话是江西弋阳腔,南京方言,是明朝时的“官话”,它既不同于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与贵州汉族方言也有明显区别,专家称之为“安顺屯堡发音”。

   屯堡对人的称呼也很特别,无论老少,一律称为爷爷、孃孃,小孩子称为“小爷爷”、“小孃孃”,中年人称为“大爷爷”、“大孃孃”,老年人称为“老爷爷”、“老孃孃”。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屯堡女人是捍卫明代古风民俗的中坚。六百年前,她们千里迢迢从江淮而来,随着远征的夫君在此安营扎寨,这一住就是几百年。从此后回到故乡已是远不可及的梦了,可她们仍然固守着故乡的传统,成了“屯堡文化”的悍卫者,一口“戈阳高腔”说了六百年,一袭满是古典气息的“凤阳汉装”永久地穿在身上。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汉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已是千变万化,可是屯堡女人依然固我,她们梳着传统的“三绺头”,佩戴银饰,身着斜襟右衽的宽袍大袖,脚踏自家刺绣的翘头花鞋,处处尽显大明江南汉族女人的风韵,好似行走在贵州高原上的古典仕女。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对屯堡女人的头饰和服装,贵州人编了一段很形象的顺口溜:“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

   这种明朝汉家女的传统装束,过去曾引起一些人的歧义,强加诸如“凤头笄”、“凤头苗”的称谓,误把屯堡人当成是少数民族的支系,屯堡人对此好无奈。其实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汉族,是包围在贵州多种少数民族之中忠诚地固守明代时家乡传统和遗风的汉族。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相对于屯堡女人,男人的传统服饰就简洁一些,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但在现实生活中,身着明代汉装的屯堡男人为数不多。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屯堡男人固守明代古风的功绩则是把一种叫“傩戏”(地戏)的地方戏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傩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原本是古时军队出征时的祭典仪式,在封闭的贵州山区演变成了地方戏,因为以村寨空地为戏台露天演出,又叫“地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傩戏剧本的内容比较单一,在30来部剧目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如《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岳传》等,可以说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礼赞诗篇。傩戏演出时,演员把高亢的“弋阳腔”表现得淋漓尽致,额戴精美的木雕面具,身着鲜艳的彩裙,身披战旗,挥戟扬戈,在锣鼓声和众人的吆喝声中,用唱、念、舞、打的艺术手法,展现古代忠臣义士的英雄史绩。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从深具防守功能的民居到宽袍大袖的衣着服饰再到军傩演化而来的地戏,屯堡似一出活色生香的明代话本,让游人跨过时空的阻隔,悠悠漫步在历史的长廊,去探秘和感受来自六百年前的古老气息和民俗民风。

   年年岁岁,花开花落,当今屯堡已融入现代信息社会,步入数据化通讯时代,历史那种“三分操备七分耕种”,军事上的对峙、心理上的封闭、生活上的自足、文化上的排斥等等与世隔绝的环境不复存在的时候,他们的“固守”还能坚持多久,年轻的屯堡一代还会接受并忠实地传承那种带着封闭色彩的文化吗?带着疑问,我离开了屯堡。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实拍] <wbr>捍卫明代遗风的屯堡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