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7 星期三 (晴) 荷兰 沃伦丹

顶着烈日来到了被称为“北海渔村”的沃伦丹,金色的阳光撒在大地、撒向大海。走出车门,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真有点睁不开眼睛。
“丹”在荷兰语中是水坝的意思。在荷兰,一些城市、小镇和村庄都是筑坝围海造地建成的,这些地方的名称也就习惯后缀一个“丹”字。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赞丹……
在沃伦丹,你可以清楚地解读到荷兰人围海造地建房的“篇章”。

沃伦丹的围堰大坝前这片海域是艾瑟尔湖,这原本是北海伸入荷兰内地的一个海湾,叫做须德海。为了增加陆地,荷兰人从1920年起开始了规模浩大的须德海围垦工程,在海湾口建成了全长30公里的栏海大坝,把海湾与北海隔断,大坝内的海域就成了现在的艾瑟尔湖。随后沿艾瑟尔湖筑堤造地,形成了新的城市、小镇和村庄。渔村沃伦丹也就是须德海围垦工程的产物。

站在堤坝上,遥望艾瑟尔湖上白帆点点。
沃伦丹的街道、码头和村落就建在高出水面1、2米的堤坝上,真实地展现出一个“低地之国”的风貌。



沃伦丹是荷兰的重要旅游景点,码头上聚集着等候乘坐游艇的旅客。不少私家游艇也停泊在码头上。



码头上有几幢三层楼房,大概是宾馆、酒店之类的设施。这是在渔村见到的最高建筑了。围海造地所建的房屋的基础都是靠木桩支撑,建筑物愈高,基础所需的木桩就愈多,建筑成本会成几何倍数增加。看来在这里住高层是种奢侈。


有一短小的街道,窄窄的,但很干净,房屋造型别致、美观。
导游把我们带到街上的餐馆里用午餐,
吃的是产于北海的“飞鱼”。每人半只鱼,大约有200克重吧,是烤制的,无刺而肉质鲜美。主食是每人几粒小小的土豆,另有一小碟蔬菜沙拉,一杯果汁。午餐是自费的,一人35欧元(午餐的标准5欧元,另交30欧元)。午餐后逛街,看见沿街的餐馆、小贩都在卖烤飞鱼,每半只才4-5欧元。当晚就要乘飞机回国,这是在荷兰也是整个旅行的最后一次用餐,也是全团游客最后一次以“实际行动”回报导游的“辛勤劳动”。
走出街口,看见笔直的海堤,堤岸内侧是一排靓雅的砖木建筑,小巧玲珑的房屋象积木一样的摆设在大坝上,样式各一,色彩鲜艳。


明净的玻璃窗与白色的蕾丝窗帘,整洁的晾台与鲜艳的郁金香,将这个小村庄装扮得可爱极了,游客们纷纷站在晾台上拍照留念。

在荷兰,完全晴好的天气一年之中只有70天左右,渔村的人们纷纷走到户外,尽情享受这春暮的阳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