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七天大假,一家人聚在一起,总得出去走走。今年春节哪里去?一大家人,有应酬,还要去老家上坟,远的不行,只有从近处考虑。大家一块合计时,免不了以小太阳(孙子)小月亮(外孙女)为中心,不去风景区凑热闹,一致同意“突出政治”、“唱响主旋律”__
参观“红色景点”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给孩子来个传统教育,上一场“政治课”。让他们去学学先烈为信念的献身精神,领略监狱的恐怖、政治斗争的残酷,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正月初四这天,天气很好,多日不见的太阳也露了头。午饭后驱车去歌乐山,先是顺道去了重庆有名的古镇磁器口,这也是小说《红岩》中多次提到的地方,装疯的华子良就在这里和地下党组织接头。春节期间在举办“庙会”,到了这里,从车上望去,只见人山人海,拥挤得似乎连针都插不进 ,只好作罢,调转车头径自往歌乐山红岩革命纪念馆驶去。
--春节时水泄不通的磁器口
与喧嚣的磁器口相比,红岩纪念馆显得十分冷清,售票亭前无人问津,红岩魂广场的寥寥无几的参观者,听口音好象都外地人。在我的印象中,本地人除了单位组织的纪念活动或是接受教育洗脑外,一般是很少光顾这里的,这里边有很多道不清说不明也不好说的原因。而白公馆、渣滓洞对外地人游人来说还是很有份量的,往往成为外地客人在渝的首选景点。记得有次接待南京的一位要客,正值盛夏,我们选择到缙云山、南山消夏避暑,到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缙云山,他却表露出一丝不快,和他交谈时,他直率的告诉我:外地人到了南京,都要去参观雨花台、中山陵这样的纪念地,我第一次来重庆,如果不去白公馆、渣滓洞是很遗憾的事。我恍然大悟,立即对游程作了调整,陪同他去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红岩村等革命纪念地,在烈日酷暑的熏烤下,他反而感到十分开心。这件事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严冬尚未结束,渣滓洞、白公馆约显冷清
孩子是纯洁而“正统”的,在学校在家庭接受的都是正面教育,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也不乏有关红岩烈士史迹的文章,英雄的高大形象留在他们心里。整个参观过程中,小孙子和外孙女显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十分虔诚,第二天还以这次参观为题材,各自完成了一篇作文。遗憾的是,由于陈列馆正在改造装修,全景电影没有放演;因为春节的关系,白公馆、渣滓洞的实景化妆演出也暂停了。我给他们许诺,等到暑假再去补上这一课。



--“虔诚”的参观者,在他们脸上显露出肃穆




--“投入”的参观者,他们是那样的专注


-- 然而童心不泯,得“胡弄”处且“胡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