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代著名养生学家。他自幼聪明过人,琴棋书画等皆出手不凡,且精通《易经》。中年时,在淮扬遇一道家高人指点,授予道教正一派(此教派道士多不出家)悟真法旨,自此潜心修炼,终成正果,传说享寿105岁。他在《修龄要旨》中那首养生诀,被后世医家、养生家广为收录、推崇。诀日:
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安。
梦失封金匮,形衰守玉关。
鼓呵消积聚,兜礼治伤寒。
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
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
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
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
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浅释“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安”
前一句教人“咽唾养生法”:闲时静坐,凝神闭口,舌舐上腭,唾津自生,渐至满口,伴以舌尖绕齿30次,将唾津分3次漱咽入肚,意送丹田(脐下3寸处)。坚持日久,能润全身肌呋,灭五脏邪火而除疾。后一句是授人暇时绝虑,想像真火自涌泉穴(两足掌心稍前方凹陷处)生起,随吸气渐引上双腿、脊背至头顶,稍停后再随呼气慢慢降入丹田。修炼此“导引养生法”日久,能使五脏调和,气通血活,神全体安。
浅释“梦失封金匮,形衰守玉关”
前句教人“腹宜常摩”:双手搓热,掌心相叠轻按脐上,顺时针方向施转摩腹,小圈、中圈、大圈各摩12次。再双手搓两胁,摇摆7次,咽气纳入丹田。常行之,不但止梦遗滑精,且助脾胃消化。后句是说抗衰老,重在固守玉关(指丹田,亦称关元穴)。并默运神气,中透三关(指丹田,又称下丹田;中丹田——脐内1寸3分处;上丹田——又称印堂穴,两眉间连线中点),自能促人精盈、气足、神全而推迟衰老。
浅释“鼓呵消积聚,兜礼治伤寒”
前句授人“浊宜常呵”:两手抱肩,停息鼓胸腹,待觉气促,抬头张口呵出浊气7次,复做数遍,可治气滞食积。后句是说外感风寒时,宜盘腿端坐,两手紧兜下身(男托阴囊,女按会阴),闭口缄息,默想真气自尾闾升,上脊背,透颈头,逐走邪气,后如行礼叩首5遍,可治风寒伤感之疾。
浅释“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
前句教人“齿宜常叩”:先叩两侧大牙24次,再叩前齿24次。大小便时,也宜闭唇咬紧牙关,可固齿防牙痛病。后句是说闲时静坐,双眼念光上视眉额,默想神气自尾间间上升下降,后纳入元海(脐下关元、气海穴),每行9遍。坚持日久,气血充足,鬓发返黑。
浅释“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
前句授人“目宜常运”:两眼先自左运到右,再从右转到左,各7次。稍闭目,忽睁大前视,尽力呼出浊气。日久,双眼明亮,有助除内障去外翳。后句是说静坐闭息,双手掩耳,顿首7次,存想真气上行额头,逐走邪风。此导引按摩法,可治头风止晕眩。
浅释“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
前句教人每晨两手上举,如托千斤,双脚踏地,似竖石柱。左右脚分别蹬踏托举各1
0次,日久,必脚健臂壮,步履轻捷。后句授人“面宜常搓”:闲时,双掌搓热,摩面10次,间伴漱津涂脸,拂擦数次。久之,面色红润,皱纹少生。
浅释“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
前句教人“肤宜干浴”:清心闭息,双手自头顶百会穴始,摩至面、两肩臂,再从胸摩至腹、两胁、两腰及两腿。可令气血通畅,防气滞痛症。后句则是说丹田乃人体元气蓄积之处,善养生者,平素宜于静坐时多做意守丹田功,日久,能扶正固本增健康。
浅释“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按今人话解,前一句是说中老年人坚持淡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少吃膏粱厚味,有预防疾病、补身延年作用。后一句是说心无愁烦,心态平衡,乃获健康、长寿之前提。
《颐身集》
养生学丛书。一册。清·叶志诜辑。刊于1852年。其中包括元·丘处机《摄生
消息论》,明·冷谦《修龄要旨》,清·汪昂《勿药元诠》、汪昂《寿
人经》及方开《延年
九转法》五种。现存清刻本。
十二段锦
传统气功导引功法名。由
八段锦演化而来。动作共分12段,故名。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
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后
《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龙宫液
房中术术语。即男性津液。不放龙飞,即
不射精。《修龄要旨》:“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飞,甚有益处。”
冷谦
明代医家。字启敬,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尝官至太常协律郎、效庙乐章等职。于养生术颇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于调摄、养生、四季
起居、
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所著《修龄要旨》,后辑入《颐身集》。











修龄要旨
《修龄要旨》书名,为明代冷谦所著的一部气功养生著作。
冷谦是明代洪武初期的人,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是一位多才的道士。他擅长音律
曾任太常协律郎,精于养生之道,因养生有方,活了一百五十多岁。著有《修龄要旨》一书,书中重视气候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对导引很有研究,长于用按摩结合导引的方法防病治病。
他所著的《修龄要旨》主要阐述了养生修炼的入门理论和具体方法,也是作者自己在养生修炼中的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字总决”、“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诀”、“十六段锦”、“八段锦法”、“导引歌诀”、“却病八则”等篇章。
该著作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不但是养生修炼人士应必备的入门读物,也是研究我国养生学功法的重要资料。
其养生方法为:
擦涌泉擦涌泉即擦足心。每晚睡觉前,盘脚坐于床上,手握住脚趾,另一手摩足心,不快不慢地有节奏地摩擦,至足心发热发烧为止。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坚持摩擦涌泉,可以温养肾气,肾气充足,就能体健寿延。擦涌泉还可引血下行,对高血压、神经衰弱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闭息揉肾俞端坐床沿,两脚踏地,然后闭口,舌尖顶住上腭,两眼向上看,同时紧缩提肛。两手叉腰,用大指指腹揉背脊两旁的肾俞穴(约与肚脐平行,脊旁寸半处),揉按百余次,直至全身发热。此方能壮腰固肾,对中老年人的腰痛和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闭息提肛,可以防治痔疮和脱肛。
摩目揉耳以两手大拇指腹,揉按耳及眼角间的太阳穴,各按揉27下;再将两手搓热,熨摩两目及耳根发际处,各27下。坚持天天进行,可以确保耳聪目明。据说冷谦百岁后还能目看细字,耳闻八方,经常揉耳摩目,使局部气血流畅,营养充足,耳目又能得到调节,如此便可防止老化。
吸气开弓两手作弯弓状,每吸气一次,作一次拉弓动作,左右各开弓四次,然后将气缓缓呼出。如此作5、7遍,感到心胸开阔,四肢轻快为止。既练了呼吸,又练了胸廓四肢,对于常伏案工作的人,每天作数次,既可振奋精神,又可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冠心病所引起的胸闷胸痛。由于一吸一呼配合拉弓动作,可使呼吸加深,有利于吐故纳新,所以也可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平卧吐纳平卧床上,盖被去枕,两脚伸直。以鼻吸气四次,复以鼻呼气四次。将胸中废气呼出后,再用鼻吸气,气须极微,使鼻不感觉有气通过。如此反复吐纳,能除体中热及背痛之疾。
举手扶胁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抚按(不用力)右胁,以鼻吸气,接连深吸气七次,能除淤血结气。此法对肋间神经痛、慢性肝、胆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抚按(不用力)左胁,以鼻吸气,接连深吸气七次,能除胃寒、食不消化等证。此法对慢性胃炎有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