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SolidWorks进行冷冲压模具设计(上)

(2006-06-08 12:58:52)
分类: 论文

一、自下而上进行冲模设计

“自下而上”的方式就是先设计各个零部件,再对零部件进行装配,最后得到整个模具的设计过程。这种思路适用于设计单工位模具、复合模和五工位以下的简单连续模。

对于结构较简单的模具,按“自下而上”进行设计的优点非常明显,因为结构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和方案校核,直接就可以画零件,装配之后就是一副完整的模具。如果有齐全的标准件库,甚至只更改少许关键零部件就能完成一副模具的设计,对于缩短设计工期非常有利。而且各个零件间没有直接联系,要更改个别零件不会引起其他零件变化,也就减少了非人为的因素造成错误的可能,对以后的模具调试也非常有利。

还必须说明,这种方式要求设计者对所要完成的设计方案有极为准确的认识,甚至己基本成形,对设计者的水平有一定要求。而且模具越复杂,对设计者要求越高。但如果有参考方案,即使初学者也能非常容易地完成一副模具设计。

下面将通过例子说明如何使用SolidWorks进行“自下而上”的模具设计。

要求设计生产图1-1所示这种零件的多工位模具。

<本文所提到图纸请到“我的相册”->“论文图片”中找,新浪博客不支持文章中添加图片>

首先设计排样,也就是设计模具的工作过程。本方案采用了“落料—一引—二引—整形—预冲孔—翻边—落料—法兰整形”的排样,下面以“一引”工位具体说明一下如何使用SolidWorks进行“自下而上”的模具设计。

笔者所在单位有多台“大泽”(OSAWA)多工位冲床,冲床结构类似于引伸专用冲床,采用“向上引伸”的方式,各工位均可独立调整模具闭合高度,压边力可通过节流阀调整,较适合生产小型高引深工件。各工位间靠机械手传递工件,在气垫、高压气源等联动装置配合下进行自动生产。虽然冲床结构特殊,但此例的设计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单工位模具。

由于模具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生产不同的零件,只需改动关键件尺寸即可,其余零件可直接使用原有模具零件(指零件图形,非模具上的实际零件,以下同)。

<本文所提到图纸请到“我的相册”->“论文图片”中找,新浪博客不支持文章中添加图片>

1-2即为一引工位下模剖面图。

这种结构比较简单的模具并不需要在整体设计时进行更多的计算、比较和论证,即使没有结构类似的模具图纸,较有经验的设计者也能很容易地直接设计出模板、模座、固定板、凸模,并且在SolidWorks中直接绘出。比如凸模,可根据排样上一引工件内型腔尺寸直接计算出,并计算出凸凹模间隙,这样,所有的工作部分以及与工作部分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就基本确定了;通过一引零件高度和预冲调整余量可计算出模具闭合高度,从而确定调整端差的各块垫板的厚度;下模总高度是定值(与冲床有关系),所以模板、模座、导套等件的高度大体也可确定下来;各工位占位面积是一定的,所以下模板大小也基本可以直接确定……通过诸如以上方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后,设计者可直接在SolidWorks中绘制零件图,而不需要更多的整体设计。再进行装配,并进行简单的校核和少量的修改就可完成一副简单模具的设计。

如果有以前绘制好的图纸,或有相类似的模具,那就更容易了。比如图1-2,本身属于典型的向上引伸的下模结构,由于结构上存在较大相似性,所以只需更改图中1(定位板,用来给料片定位,并与凹模配合产生压边力)、2(导气板,通过高压风来顶起定位销钉,给料片定位)、3(垫板,调整模具闭合高度)、4(引伸凸模)四个零件的工作部分尺寸即可。其他零件如下模座、导套、盖板都可调用以前设计好的模具零件或标准件库。对应地,更改上模中的凹模、卸件顶杆就可完成上模的设计,其他如模柄、导柱垫板也可直接调用现有零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副简单的冲压模具设计,并能有效地节省时间和人力。在大量使用标准件的场合更是如此。

由于这种模具结构较为简单,“画零件—装配—修改”的设计方式也为广大使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的技术人员熟悉,在此不做更多论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